跳转到主要内容

反应时(reaction time)

亦称“动作反应时”、“反应潜伏期”。从刺激呈现到有机体作出反应之间所需的最短时间。整个反应过程包括:(1)感受器将刺激的物理或化学能量转化为神经冲动;(2)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至中枢皮层;(3)中枢皮层对信息进行加工;(4)运动神经把中枢皮层发动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官;(5)效应器官作出应答。认知心理学研究有机体内部心理操作过程复杂性的重要指标。根据“刺激-反应”之间的复杂程度,可分为简单反应时和复杂反应时。影响因素有刺激特点和反应者特点。前者如刺激的强度、大小、久暂、数量、差异等;后者如反应者的准备状态、练习的次数、反应者的感觉器官、神经类型、动机乃至人格特征等。反应时ABC(ABC of reaction time)反应时理论。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在人差方程式的启发下提出。以简单反应时为基础,用减法来获得不同心理操作所需的时间。A为简单反应,仅占基线时间;B为选择反应,占基线时间、辨别时间和选择时间;C为辨别反应,占基线时间和辨别时间。A、B、C三种反应所需的时间分别称为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在时间上的排列:B最长,C次之,A最短。其中C减A得出辨别时间,B减C得出选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