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Erik H0mburger Erikson,1902—1994)

美国儿童精神分析医生,当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祖籍丹麦,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仅受过大学预科(文科)教育。因不喜爱正规的学术气氛,自认为颇有艺术天才,故未入大学,到欧洲漫游一年,后到卡尔斯鲁哈学习艺术,又游览意大利佛罗伦萨,爱好创作肖像画,欲成为艺术家。1927年应邀赴维也纳,担任正在接受弗洛伊德父女精神分析的患者子女的教帅,讲授艺术、历史和地理。初次接触儿童,了解弗洛伊德学派。1933年在维也纳精神分析学院随A. 弗洛伊德接受正统的精神分析训练,并接受她的分析。同年移居美国,在渡士顿私人开业,专门进行儿童精神分析。同时在默里主管的哈佛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系任研究员。1936-1939年在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并兼任耶鲁医学院教学工作。1939年赴加利福尼亚州继续开办私人诊所,从事儿童精神分析,并参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儿童福利研究所有关“儿童指导”的纵向研究,涉及人的生命全程各发展阶段的冲突解决以及儿童游戏的性别差异。三四十年代,在文化人类学家M. 米德和克罗伯的帮助下,对南达科苏族和尤洛克族印第安人进行跨文化精神分析研究。自1942年起,任该校心理学教授。1950年因拒绝在效忠反共宣誓上签字,被免去教授职位。后又拒绝加利福尼皿大学重新授予其教授职称。1951年到马萨诸塞州,任斯托克布里奇地区奥斯汀·里格斯中心高级职员,专事情绪障碍青少年的治疗工作,并在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讲授精神病课程。1960年应聘为哈佛大学人类关系学和精神病学教授,至1970年退休。

主要理论贡献:

与A. 弗洛伊德和哈特曼一起开拓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研究领域,将人的发展重心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过程转到自我过程,将人的发展动机从潜意识扩展到意识领域,从先天本能欲望转至现实关系之中。改变古典精神分析学的被动自我观,强调作为人性中“没有冲突的领域”的自我的主动性和适应性.并由此在精神分析学与科学的实验心理学之间建立联系。

提出自我同一性及其危机问题,并进行相关研究,认为同一性是个体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及其经验连续性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意识。

突破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心理性欲发展的模式,结合社会文化因素,提出心理社会性发展的渐成理论,将人的生命全程划分为相互交错、更迭的八个发展阶段,即婴儿期、儿童早期、学龄前期、学龄中期、青年前期、青年后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其中每个阶段都面临某一独特的中心人生课题,健康的人格及其发展依赖这些课题的解决及其相继过渡。每个阶段的危机得到解决后形成的相应美德分别是:(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美德是希望;(2)自主对羞怯和怀疑,美德是意志;(3)主动性对内疚,美德是决心;(4)勤奋对自卑,美德是胜任;(5)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美德是忠诚;(6)亲密对孤独,美德是爱;(7)繁殖对停滞,美德是关心;(8)自我完善对绝望,美德是智慧。这一人格发展理论在1950年白宫讨论儿童问题的会议上被采纳,并得到国际专家的认可。

其后期研究深入到美国当代社会的一些棘手问题,如黑人的社会地位、妇女作用的变更、青少年的异常行为等,并将精神分析的自我心理学与习性学、历史、政治科学、哲学及神学等相联系,学术声望日趋国际化。著有《童年与社会》(1950,中译本由罗一静等译,学林出版社1992年出版)、《青年路德——一个精神分析和历史的研究》(1958)、《领悟与责任》(1964)、《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1968,中泽本由孙名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甘地的真理:论好战的非暴力根源》(1969)、《新的同一性维度》(1973)、《杰弗逊演讲集》(1974)、《生命历史与历史时刻》(1 975)、《游戏与理性》(1977)、《同一性与人生周期》(1980)、《儿童游戏的完形》(1982)、《人生周期的完成》(198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