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y)

比较心理学研究动物行为的基本方法。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种之间的行为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和阐明动物在长期适应环境过程中行为的进化历程。也是现代习性学和比较心理学的迫切任务。通常对亲缘相近的物种作比较,有时也对种系较远的物种作比较。如比较蜜蜂与人的社会行为等。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有机体的结构分为同源与可类比两类。同源结构是指起源相同,结构和部位相似,如人的上肢与蝙蝠的翼手骨骼结构;可类比结构是指起源不同而表面上有相似性,如鸟类的翅膀和蜻蜓的翅膀。动物的行为进化也有同源和可类比的问题。在习性学中通常用于确定不同物种功能相同的行为模式的同源和类比性质。理想的设计是比较在分类上有密切关系而生活在不同生态情境中的物种行为。最简单的包括四组物种:两个分类上不同的物种,每一物种有两种生态情境。若设分类不同的两物种为A和B,生态不同的情境为1和2,则四个组为A1、A2、B1和B2。确定涉及的行为模式是同源还是类比,取决于哪两个组展示出相类似的行为。除区别同源与类比之外,还能追踪行为可能的进化历程(系统发生)。若现存大量物种表现出的行为可以形成一种进化过程图谱,则可作出强有力的系统发生关系推论。但这种情况可能仅发生在昆虫世界。因为现存物种中更普遍的情况是每一物种展示出的行为或多或少与其祖先有些不同,只能作有限的推论。根据雷特纳的总结,应分为六个阶段:(1)搜集背景材料;(2)对行为进行分类,确定其主要类型;(3)找出有效和可靠的研究手段,证明这些行为类型;(4)确认影响当前研究行为的各种变量,如动物年龄、性别和种的差异,还有温度条件、试验间隔的长短和刺激持续时间等;(5)比较分析不同动物类似的和相关的行为特征,找出彼此差别及其进化关系;(6)用一般性的理论来综合这些比较和发现。在动物分类学中有两方面的意义:(1)借助行为的同源关系,确定物种的纲、目、科、属关系;(2)有助于确定哪些动物群属于同一物种。在习性学和心理学上还有许多别的用途,如为了某种研究,寻找最恰当的动物。过去为开展动物的学习实验,曾用过浣熊、狗、猫等多种动物。经过多次试验发现大白鼠、鸽子等既易在实验室中饲养,又是学习能手。另外发现,研究激素调节行为的机制,金丝雀、虎皮鹦鹉和北非鸽特别合适,而鸭子对研究社会的和交往的行为特别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