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心理学大辞典

所有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A

阿贝尔逊

阿贝尔逊(Robert Paul Abelson,1928—2005)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生于美国纽约。 1950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53年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50—1952年...

阿德勒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立者,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895年于维也纳大学获医学...

阿德勒疗法

阿德勒疗法(Adlerian therapy) 亦称“阿德勒心理疗法”。阿德勒理论指导下的心理治疗方法。阿德勒创立。后经其追随者进一步发展,成为依据个体心理学原理设计的治疗理论和程序。阿德勒认...

阿德勒心理疗法

阿德勒心理疗法(Adlerian psychotherapy) 即“阿德勒疗法”。

阿多诺

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1903-1969) 德裔美籍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和音乐理论家。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31年向法兰克福大学提交评论丹麦哲学家克尔凯...

阿尔比

阿尔比(George W. Albee,1921-2006 ) 美国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中生物模式的倡导者。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圣马里斯。1943年毕业于科瑟尼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部精神...

阿尔采姆病

阿尔采姆病(Alzheimer's disease) 痴呆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脑变疾病。阿尔采姆1907年首先报告。主要临床表现为痴呆综合征。早期以记忆障碍为突出症状,逐渐出现抽象...

阿尔法体验

阿尔法体验(alpha experience) 一译“α体验”。被试脑中出现α波时的主观感受。在增加脑电α波的实验研究中,许多被试报告说,他们进入了一种愉快的、松弛的安静状态,一种失去了身体和...

阿尔捷莫夫

阿尔捷莫夫(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еевич Артемов,1897—1982) 苏联心理学家。1918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历史文学系。1921年起在莫斯科大学心理研究所任科尔尼洛夫的助...

阿尔克莽

阿尔克莽(Alcmaeon of Croton,约前500年) 古希腊医生,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先驱。生于意大利南部的克罗顿。继承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并带有神秘主义思想倾向。据称是第一个对人体进...

阿芬那留斯

阿芬那留斯(Richard Heinrich Ludwig Avenarius,1843—1896) 德国哲学家,经验批判论创始人之一,主观唯心论者。生于法国巴黎。1876年于莱比锡大学获哲学...

阿赫

阿赫(Narziss Kaspar Ach,1871—1946) 德国心理学家,符兹堡学派的代表人物。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厄默肖森。1895年于符兹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02年在G.E.缪勒...

阿克曼

阿克曼(Nathan Ackerman,1908—1971) 美国心理学家,家庭治疗先驱之一。20世纪30年代作为儿童精神分析家,将家庭视为社会性和情绪性的单位进行研究。40年代运用成套技术干...

阿蒙氏角

阿蒙氏角(Ammon’s horn) 海马结构的主要部分。沿海马裂卷进侧脑室颞角底的古皮质脑回。形似海马。贴衬脑室的那面为深层,由出入海马的有髓纤维组成.叫室床,聚为海马伞及穹窿。其细胞构筑,...

阿米替林

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抗抑郁药。其作用与丙咪嗪相似,但毒性和副作用比丙咪嗪明显减少。抗抑郁作用较丙眯嗪快而且强。可用于各种抑郁症患者及处于抑郁状态的人。

阿纳斯塔西

阿纳斯塔西(Anne Anastasi,1908—2001) 女。美国差异心理学家。生于美国纽约。1928年干巴纳德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30年于哥伦比亚夫学获博士学位。早先的兴趣在数学,后...

阿尼玛

阿尼玛(anima) 一译“女性意象”、“阴性基质”。荣格集体潜意识理论主要原型。与“阿尼姆斯”相对。“anima”原意为“灵魂”。在荣格早期著作中,指人的内心世界,人与其潜意识有密切联系的层...

阿尼姆斯

阿尼姆斯(animus) 一译“男性意象”、“阳性基质”。荣格集体潜意识理论主要原型。与“阿尼玛”相对。指女性人格中的男性原型,使女性具有男性的特质。其内容取决于原始意象与女性同现实生活中的男...

阿诺兴

阿诺兴(Пётр Кузьми́ч Ано́хин,1898—1974) 苏联生理学家、生理心理学家。苏联科学院和医学科学院院士。曾任苏联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神经心理生理学基础研究室学术顾问。主要...

阿片样物质

阿片样物质(opioid) 一译“类鸦片”,生物碱。能引起精神欣快,具有镇痛效应。类别很多.性质各异。既可从天然植物和哺乳动物的脑及其他组织中提取,也可以人工合成。临床上主要用于缓解慢性疼痛,...

阿普加量表

阿普加量表(Apgar Scale) 新生儿健康状态测量工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麻醉学家阿普加1953年设计。测定新生儿从胎内到胎外生活的适应程度。一般测试两次:出生后1分钟接受阿普加的各项分类...

阿普熙提

阿普熙提(apostilb) 一译”阿熙提”。在余弦漫射体(朗伯体)基础上推导出的光亮度单位  以坎(德拉)每π平方米(cd/π·m2。)表示。1阿普熙提表示1平方米面积的余弦漫射体发出总光通...

阿希

阿希(Solomon E. Asch,1907—1996)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生于波兰华沙。1932年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留校执教约10年。是格式塔学派创始人韦特海默的同事和朋友,...

哀乐生歌哭,歌哭生哀乐

哀乐生歌哭,歌哭生哀乐 明清之际王夫之论述情的性质问题时提出的一种观点。《周易外传·贲》:“夫情无所豫而自生,则礼乐不容閟也;文自外起而自成乎情,则忠信不足与存也。故哀乐生其歌哭,歇哭生其哀乐...

埃克尔斯

埃克尔斯(John C. Eccles,1903—1997) 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神经生理心理学家。1925年于墨尔本大学获医学学士和理学学士学位。后于英国牛津大学获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19...

埃克斯纳

埃克斯纳(Sigmund Exner,1846—1926) 奥地利生理学家。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890年于维电纳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该校任教,并负责编辑《心理学杂志》,获三个名誉博士...

埃拉西斯特拉塔

埃拉西斯特拉塔(Erasistratus,前304—前250) 古希腊医生和解剖学家。生于奇沃斯岛的尤鲁斯。在雅典接受教育。与赫罗菲拉斯在亚历山大城创建解剖学校,据称是第一个对运动神经和感觉神...

埃里奥特森

埃里奥特森(John Elliotson,1791—1868) 英国内科医生,麦斯麦术的推行者与捍卫者。生于英国伦敦。18世纪初在伦敦大学医学院学习。1821年于剑桥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83...

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Erik H0mburger Erikson,1902—1994) 美国儿童精神分析医生,当代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祖籍丹麦,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仅受过大学预...

埃默特定律

埃默特定律(Emmert's law) 视觉后象大小定律。埃默特1881年提出。该定律指出,若把后象投射在一个较远距离的表面上,则显得再大,其大小与距离成正比。投射后象的大小完全按照视角规律变化。

埃姆斯房间歪曲演示

埃姆斯房间歪曲演示(Ames’ distorted room) 视错觉研究实验。美国心理学家A. 埃姆斯制作。他1948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设计建造了一间房屋(见图)。要求观察者m4透过窥视孔用单...

埃斯代尔

埃斯代尔(James Esdaile,1808—1859) 英国外科医生,麦斯麦术的实施者。生于苏格兰蒙特罗斯安格斯。1830年于爱丁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后赴印度行医多年。1845年拜读埃里...

埃斯蒂斯

埃斯蒂斯(William K. Eestes,1919—2011) 美国心理学家,行为科学家,数理学习理论的倡导者。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玻利斯市。在明尼苏达大学学习心理学,1940年和1943年...

埃瓦尔德

埃瓦尔德(Ernst Julius Richard Ewald,1855—1921) 德国生理学家,听觉压力模式理论的创立者。生于德国柏林。1880年入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数学、物理、医学和生理...

埃休姆情结

埃休姆情结(Eshmum complex) 即“阉割情结”。

癌症

癌症(cancer) 心身疾病的一种。癌、肉瘤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总称。机体中成熟的或在发育中的正常细胞,在不同有关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呈现过度增生或异常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显示出浸润和转移等特...

癌症倾向人格

癌症倾向人格(cancer prone personality) 亦称“C型人格”。易罹患癌症者人格特征的总称。其特点:过度社会化,否认与不表达愤怒,把愤怒藏在心里并加以控制,外表平静。

矮胖型

矮胖型(pygmic type)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奇默提出的身体类型之一。具躁狂气质。其特点:善交际,表情活泼,热情。

艾比尼效应

艾比尼效应(Abney effect) 视知觉现象。当一片广阔区域突然受到亮光照射时,观察者会觉得中央部分先亮,而后扩及四周;当亮光突然熄灭时,则觉得周围的光比中央先行消逝。

艾宾浩斯

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 德国心理学家,现代联想主义的创始人。生于德国波恩附近的巴门一商人家庭。17岁入波恩大学学习历史和语言,后转入哈雷大学、柏林...

艾宾浩斯保持曲线

艾宾浩斯保持曲线(Ebbinghaus curve of retention) 见“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测验

艾宾浩斯测验(Ebbinghaus test) 见“完成测验”。

艾里金

艾里金(Давида Генриховича Элькина,1895—1983) 苏联心理学家。心理学博士、教授。俄国心理学家兰格的继承人,哈里科夫斯基学派成员。生于敖德萨。1930年起任敖...

艾利康宁

艾利康宁(Даниил Борисович Эльконин,1904—1985) 苏联心理学家。十月革命后参加工作,曾任少年违法营教师,后入列宁格勒赫尔岑师范学院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之后在...

艾利斯

艾利斯(Albert Ellis 1913—2007) 美国认知治疗学家,合理情绪疗法创始人。1947年于哥伦比亚大学获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早先从事有关家庭、婚姻方面的咨询工作,因不满传统的精...

艾森克

艾森克(Hans Jurgen Eysenck,1916—1997) 德裔英籍心理学家。生于德国柏林。1934年因反对希特勒统治而离开德国,赴法国第戎和英国埃克塞特学习。1933年入伦敦大学的...

艾森克人格理论

艾森克人格理论(Eysenck’s personality theory) 即“艾森克人格双因素理论”。

艾森克人格双因素理论

艾森克人格双因素理论(Eysenck’s two-factor theory of personality) 一译“艾森克人格二维度理论”,亦称“艾森克人格理论”。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通过精神医...

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 人格测量工具。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根据其人格双因素理论1975年编制。由艾森克以往几项人格调查发展而...

艾森克智力层次模型

艾森克智力层次模型(Eysenck’s hierarchial model of intelligence) 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的智力结构模型。最初(1953年),他认为智力可以分为材料(...

艾斯皮尔格综合征

艾斯皮尔格综合征(Asperger’s syndrome) 亦称“孤独样精神变态综合征(autistic psychopathy)”、“孤独样精神病(autistic psychosis)”。...

艾伟

艾伟(1891—1955) 中国心理学家。湖北江陵人。1910年后,相继在武昌美华书院、安庆圣保罗高等学堂及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1921年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学习,192...

艾希霍恩

艾希霍恩(August Aichhorn,1878—1949) 一译“艾奇宏”。瑞士精神分析学家,少年犯罪研究者。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早年任小学教师,后研究将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矫正违法犯罪少年和...

爱德华个人爱好量表

爱德华个人爱好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 ence schedule,EPPs) 即“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EPPS) 一译“爱德华个人爱好量表”。自陈式人格问卷。用于测量个体的需要和动机。美国心理学家A...

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 书名。美国精神分析家弗洛姆著。美国纽约哈珀公司1956年出版。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影响,认为人的本质由社会史化因素而非生物特性决定。内容涉及爱的理论...

爱敬

关于“爱”和“敬”的两种情感问题。《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认为爱是仁的表现,敬是义的反映,而这两种情感又是与生俱来。他还把...

爱洛斯

爱洛斯(Eros) 希腊神话中的爱神。众神之主宙斯的儿子,大自然的原始力量之一。代表创造性和宇宙的和谐,具有诱使神与人相爱的无限威力。在古罗马传说中,称“丘比特”。借用到哲学和心理学中,代表宇...

爱民谨忠,利民谨厚

真诚地爱护人民,宽厚地利于百姓。《墨子·节用中》:“子墨子言曰:‘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诚心诚意去关心人民、爱护人民;想方设法去厚待人民,满足人民的各种...

爱情

爱情(love) 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与喜欢不同,区别有三点:(1)爱情有较多的幻想,喜欢不是源于对他人的幻想,而是源于对他人的现实评价;(2)喜欢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体验;爱情则与许多相互冲突...

爱与意志

爱与意志(Love and Will) 书名。美国心理学家R. R. 梅著。美国纽约德尔出版公司1969年出版。根据存在主义观点,从心理治疗出发,探讨爱的意义及其与意志愿望选择和决策的关系。除...

安德列耶娃

安德列耶娃(Гали́на Миха́йловна Андре́ева,1924—2014) 女。苏联心理学家。生于苏联喀山市。卫国战争时期参军,曾获红旗勋章。1945年入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学习...

安德森写作模式

安德森写作模式(Anders0n’s writing model) 美国心理学家J. R. 安德森提出的写作过程模式。认为典型的写作过程可分三个阶段:(1)观念产生阶段,或称预写阶段。可看作是...

安抚行为

安抚行为(appeasement behavior) 比较心理学术语。同种动物个体间的社会行为。动物在无路可逃或不利的情况下,可用来抑制或减弱同种成员的攻击。如三趾鸻筑巢于狭窄的悬崖边缘,在那...

安吉尔

安吉尔(James Rowland AngeIl,1867—1949) 美国心理学家,芝加哥大学机能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生于美国佛蒙特州柏林顿。早年在密执安大学随杜威学习,后转入哈佛大学,在...

安贾尔

安贾尔(Andras Angyal,1902—1960) 美国心理学家、心理治疗者。生于匈牙利。分别于维也纳大学和都灵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和医学博士学位。1932年移居美国,在马萨诸塞州某州立医...

安静型

安静型(calm type) 亦称“强的均衡缓慢型”。巴甫洛夫提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类型之一。详“神经类型说”。

安乐死

安乐死(euthanasia) 亦称“无痛致死”。身患绝症的患者因不堪忍受剧痛的煎熬而要求迅速、安详地死去。可以用药物或其他方式。根据临终处置的态度.可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前者使用药物,促使...

安纳耶夫

安纳耶夫(Бори́с Гера́симович Ана́ньев,1907—1972) 苏联心理学家,列宁格勒学派的创始人。1928年毕业于矿山师范学院。1944年起任列宁格勒大学教授,与洛...

安齐费罗娃

安齐费罗娃(Людми́ла Ива́новна Анцы́ферова,1924—2013) 女。苏联心理学家。生于兹拉特乌斯特。1952年起先后在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

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safety sign) 由安全色、几何图形或图像符号构成的表示一定安全信息的标志。其作用在于引起对不安全因素的注意,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标志上的文字说明属安全标志的组成内容。安...

安全窗口

安全窗口(safety window) 以机场跑道为中心、从地面至2000英尺高空、相对地面的空间范围。飞行事故统计资料表明,大多数事故都发生在与起飞和着陆有关的相当短暂的一段时间内,即安全窗...

安全带

安全带(safety belt) 高空和封闭空间作业者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乘员佩戴的带状安全防护装置。如当高空作业人员跌落时,安全带能将人体平稳吊住并限制其下落的距离,从而保证作业者免遭伤害。安...

安全分析

安全分析(safety analysis) 为消除或防范事故的发生,对工作过程中的危险或潜在危险进行的分析。安全分析的第一步是确定工作范围,然后鉴定工作过程的各步骤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最后是采取...

安全感

安全感(safety feeling) 人在受到保护或摆脱危险情境时体验的情感。维持个人与社会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心理需求。美国学者W. I. 托马斯认为,寻求安全是人类四大愿望之一;人本主义心理...

安全评价

安全评价(safety evaluation) 亦称“危险评价”、“风险评价”。探明系统危险、寻求安全对策的一种方法和技术。安全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在建立必要的安全措施前,掌握系统...

安全骑行环境

安全骑行环境(environment of safety bicycling) 与安全骑行有关的自行车状况和道路环境等。自行车因素主要指自行车的性能、质量及用途。道路环境因素主要指天气,照明,...

安全骑行心理能力

安全骑行心理能力(mental ability of safety bicycling) 安全骑行需要的各种心理能力。包括:(1)观察能力。骑行者身处不断变化的动态交通环境,在自行车无防护的情...

安全色

安全色(safety c0l0r) 表示安全信息的颜色。颜色常被用作为加强安全和预防事故而设置的标志。安全色要求醒目,容易识别,其作用在于迅速指示危险.或指示在安全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的器材和设备...

安全无意识时间

安全无意识时间(time of safe unconsciousness) 在客舱失压导致缺氧的情况下,大脑未受损害的无意识时间。大约为2分钟。对于客舱急性失压情况下的自救有重要意义。乘客可留...

安全心理学

安全心理学(safety psychology) 心理学分支学科。研究事故发生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主要的研究内容:人的认知、能力、人格、经验、性别、年龄、反应模式等主体因素和工作环境...

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 一译“安全依恋”,亦称“B型依恋”。婴儿依恋的一种。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思根据陌生情境测验提出。这类婴儿明显而平稳地依恋其母亲。表现为当母亲在场...

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safety need) 需要层次论术语。人对组织、秩序、安全感和可预见性的需要。在基本需要中居第二个层次。

安全依恋

安全依恋(secure attachment) 即“安全型依恋”。

安斯沃思

安斯沃思(Mary D. Salter Ainsworth,1913—1999) 女。加拿大裔美国心理学家。毕生从事母婴关系研究。1931年获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授、霍普金...

安慰剂

安慰剂(placebo) 没有药物治疗作用的片、丸、针剂。对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引起不良后果的人具有替代和安慰作用。本身没有任何治疗作用,但因患者对医生信任、患者叫自我暗示以及对某种药物疗效的期望...

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一译“定心丸效应”。患者服用本身不具有任何药理作用的物品,但因患者心理作用而产生治疗效果的现象。患者服用的物品犹如“定心丸”,能使心理作用得到生理上...

安置

安置(placement) 人与事的配置。经工作分析和人员的分类,求得人与事的适当配合,达到人尽其才,事竟其功之目的。须按三条原则:(1)为事择人。选人的首要原则是根据工作的需要,选择具有相应...

安置测验

安置测验(placement test) 心理与教育测验的一种。用于测量个体的知识技能水平及其掌握程度,以便将其安排在适当的班级或岗位。

氨基酸

氨基酸(amino acid) 构成蛋门质的基本单位。多个单体经过脱水缩合成大分子多聚体——多肽。由一个氨基、一个羧基与一个可变的侧链R基相连。有20种常见的能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甘氨酸、丙氨...

氨基酸放射自显影

氨基酸放射自显影(amino acid autoradiography) 一种示踪方法。将带有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进行放射自显影。通过轴浆输送由氨基酸台成的蛋白分子这一过程而实现。具体操作:将带...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amino acid neurotransmitter) 有神经递质功能的氨基酸。现已知多种。如,谷氨酸与天冬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前者...

按能力编班

按能力编班(grouping by ability) 亦称“按能力编组”。按学生的智力和学习能力编班。一般有校内分班和班内分组两种形式。可一次分定,也可通过每个学期测验重新调整。支持者认为,学...

按时计酬

按时计酬(h0urly wage) 一种常见的以工作时间长短作为付给工资依据的固定薪资制度。按年核计付酬者称为年薪,此外还有月薪、周薪、日薪。在工作不易以件数计算,或产品的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

暗舱飞行

暗舱飞行(hooded flight) 仪表飞行训练手段的一种。目的是使飞行学员掌握仪表飞行技能。具体做法:用暗舱罩将飞机挡风玻璃遮严,使学员只能借助飞行仪表飞行。若暗舱罩未遮严,光线从一侧缝...

暗示

暗示(suggestion) 社会影响的一种形式。通过某种手段使人不自觉地接受某种观点、信念、态度或行为模式的影响,从而在心理状态或行为上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其特点是无需实施者说理论证,而只是...

暗示疗法

暗示疗法(suggestion therapy) 通过非批评性的暗示使患者产生认知、情感和行为改变的心理治疗技术。其基本假设:有些身心失常患者的人格结构并不存在问题,而是因生活适应遇到困难,若...

暗示性

暗示性(suggestibility) 个体未经过自己的逻辑判断,直觉地接受外界影响的能力。与个体的气质、性格、文化水平、社会环境、智力水平、思维类型.以及年龄、性别、暗示实施者在接受者心目中...

暗视

暗视(scotopic vision)  即“暗视觉”。

暗视觉

暗视觉(scotopic visi0n) 一译“暗视”,亦称“视杆细胞视觉”。弱光条件下的视觉。主要是视杆细胞的功能。由于视杆细胞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的边缘,主要是边缘视觉。视敏度低,比明视觉差很...

暗适应

暗适应(dark adaptation) 从强光下进入暗处或照明忽然停止时,视觉光敏度逐渐增强,得以分辨周围物体的过程。期间,视觉系统需要做综合的调节,包括:瞳孔直径的扩大,以增加采光量;从适...

暗适应曲线

暗适应曲线(dark-adaptation curve) 描述暗适应过程中光刺激阈变化的曲线。其测定方式:先将被试的眼睛暴露于强光下,然后使眼睛处于全暗环境中。在暗适应过程中,不时测定对一短暂...

傲慢型购买行为

傲慢型购买行为(purchasing behavior of arrogant type) 即“激动型购买行为”。

傲慢型消费者

傲慢型消费者(consumer of arrogant type)  即“激动型消费者”。

奥本制度

奥本制度(Auburn system) 亦称“沉默制”。美国纽约的奥本监狱实行的一种监狱管理制度。1819年奥本监狱建成后开始采用。其主要内容:犯人白天在一起劳动,晚上单独监禁;劳动时,犯人须...

奥伯特

奥伯特(Hermann Aubert,1826—1892) 一译“奥贝特”。德国生理心理学家。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890年为《心理学杂志》首任编辑。任德国布雷斯劳和罗斯托克等大学的生理学教授。...

奥伯特现象

奥伯特现象(Aubert phenomenon) 当头和整个身体朝横向倾斜且单纯依靠本体感觉判断垂直方向时的知觉偏离现象。德国生理心理学家奥伯特1861年发现,故名。与运动中身体的平衡有关。主...

奥地利犯罪学派

奥地利犯罪学派(Austrian school of criminology) 即“维也纳犯罪学派”。

奥蒂斯

奥蒂斯(Arthur Sinton Otis,1886—1964) 美国心理测量学家。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入斯坦福大学学习建筑工程,后转学心理学,先后于该校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斯...

奥尔比逊错觉

奥尔比逊错觉(Orbis0n illusion) 形状错觉。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比逊提出。将一正方形放在有多个同心圆的背景上,其对角线交叉点与圆心重合,看起来这个正方形的四条边向内弯曲(见图)。他...

奥尔波特

弗洛伊德·亨利·奥尔波特(Floyd Henry Allpon,1890—1978) 美国心理学家,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是心理学家G. W. 奥尔波特之兄...

奥尔波特 - 弗农 - 林德西量表

奥尔波特 - 弗农 - 林德西量表(Allport-Veraon-Lindzey Scale) 价值观研究量表。用于测评个人人格中的价值观。美国心理学家G. W. 奥尔波特等人1931年编制,...

奥尔松婚姻质量问卷

奥尔松婚姻质量问卷(Olson Enrich Marital Inventory) 临床量表。用于婚姻与家庭治疗时对当事者的评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奥尔松1981年以其1970年编制的“婚前预测...

奥尔兹

奥尔兹(James Olds,1922—1976) 美国心理学家。生于美国芝加哥。20世纪40年代末入阿姆赫斯特学院学习。1951年和1952年先后于哈佛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1952—195...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354—430) 罗马教父哲学集大成者。官能心理学的倡导者。生于北非。在接受罗马三级制教育后,曾教授语法和修辞。原为新柏拉图派和摩尼教的信徒,...

奥国学派

奥国学派(Austrian school) 亦称“维也纳学派”。19世纪末奥国地域(邻近的德国南部)主张研究意动和形质的心理学者群。创始人为出生德国的维也纳大学哲学教授、心理学家布伦塔诺。主要...

奥吉尔威

奥吉尔威(Bruce Ogilvie,1920—2003) 美国运动心理学家,应用心理学奠基人。早年在圣弗朗西斯科大学、波特兰大学和奥利根大学学习心理学,1947年、1951年1953年先后获...

奥雷心理能力测验

奥雷心理能力测验(Otis-Lennon Mental Ability Test) 团体智力测验。由20世纪30年代中期发行的“奥蒂斯快速记分心理能力测验”(Otis Quick-Scorin...

奥林假释预测法

奥林假释预测法(Ohlin’s method of parole prediction) 美国犯罪学家奥林1951年创立的一种预测假释成败可能性的方法。该方法对E. W. 伯吉斯的假释成败预测...

奥斯古德

奥斯古德(Charles Egerton Osgood,1916—1991) 美国心理学家。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萨默维尔。1939年于达特茅斯学院获学士学位。1945年于耶鲁大学获心理学和人类学...

奥苏伯尔

奥苏伯尔(David Paul Ausubel,1918—2008) 美国心理学家。1939年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40年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43年于布兰迪斯大学...

奥苏伯尔问题解决模式

奥苏伯尔问题解决模式(Ausubel’s problem solving model)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等人1969年提出的四阶段解决问题过程。第一阶段为呈现问题情境命题,即以图形、符号或...

澳大利亚儿童气质研究

澳大利亚儿童气质研究(Australian Temperament Project,ATP) 一项关于儿童气质的追踪研究。澳大利亚心理学者奥伯克雷德和桑森等人领导。该研究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

澳大利亚心理学会

澳大利亚心理学会(Australian Psych0l0gical  Association,APS) 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职业心理学组织。前身为英国心理学会澳大利亚分会,1945年成立。196...

澳大利亚心理学史

澳大利亚心理学史(history of Australian psychology) 心理学在澳大利亚的发展历程。分两个阶段:(1)19世纪末西方心理学传入至1965年。心理学在西方成为一门独...

B

八弊 

三国蜀诸葛亮关于将领心理品质问题的用语。指将领应该避免和克服的八种不良心理品质。《将苑·将弊》:“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谗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

八德

将领应具备的八项心理品质。《黄石公三略·上略》:“将能清、能静、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即要求将领应具备廉洁无私、沉着冷静、处事公正、严肃认真、虚心纳谏、善断是非、能接纳各...

八观

三国魏刘劭提出的鉴定才能与性格的八种观察法。《人物志·八观》:“八观者,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

八观六验

《吕氏春秋》提出的一套鉴定心理的方法。《吕氏春秋·论人》:“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

八识

佛教关于认识过程的用语。即把认识活动划分为八类: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五识相当于感觉,以外界的色、声、香、味、触为认识对象,其特点是间断而肤浅;意识相当于知觉或...

八征

 《六韬》提出的考察将领心理品质的八种方法。“知之有八征: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详。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谍,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

巴宾斯基

巴宾斯基(Joseph Francois Felix Babinsky,1857—1932) 法国神经病学家。生于法国巴黎。1885年于巴黎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890—1927年任巴黎一家医...

巴宾斯基反射(Babinsky reflex)

新生儿反射的一种。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等物的钝端由脚后跟向前轻划过新生儿足底外侧边缘,其大脚趾缓缓上翘,其余脚趾则呈扇形张开的反应。因法国神经学家巴宾斯基发现而得名。最早可见于4个月~6个月的胎儿。...

巴伯暗示性量表(Barber Suggestibility Scale)

催眠暗示性测量工具。J. 巴伯1965年制定。他一直认为,催眠时暗示起决定性的作用,故取此名。包括八项内容:(1)上肢低沉;(2)上肢悬浮;(3)手指锁住;(4)口渴幻觉;(5)言语抑制;(6)...

巴布金反射(Babkin reflex)

即“手掌传导反射”。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849—1936) 苏联生理学家。生于梁赞。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动物生理学。1875年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

巴甫洛夫条件作用实验(Pavlov's conditioning experiment)

巴甫洛夫以狗为实验对象来建立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一般实验装置(如图):用一副套具把狗固定于隔音室食物台前的位置上,用一导管从狗的唾液腺口收集唾液,并将该导管与记录唾液分泌总量和分...

巴克雷班级气氛测验(Barcley Classroom Climate Inventory,BCCI)

多重特质系列测验。美国学者巴克雷主持编制。包括4个自我能力量表、10个职业兴趣量表、8个增强事物量表、6个友伴评选量表、4个教师评断量表。采用多重方法测量。台湾师范大学吴武典教授已将其修订为中文版。

巴黎学派

巴黎学派(Paris school) 19世纪法国对催眠术持体因学观点的精神病学派。与“南锡学派”相对。领导人是巴黎萨尔拍屈里哀医院(妇女疯人院)精神病学家沙可。主要成员大都是该医院的精神病医...

巴瑞多理论

巴瑞多理论(Pareto’s theory) 意大利社会学家巴瑞多提出的人群分类理论。他在《人与社会》(《Mind and Society》)一书中认为,人通常可以分为“投机者”和“靠固定收入...

巴索夫

巴索夫(Михаил Яковлевич Басов,1892—1931) 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主要致力于研究普通心理学和儿童教育心理学问题。早期站在唯意志论的立场上研究意志问题,后试图用...

巴特利特

巴特利特(Frederich Charles Bartlett,1886—1969) 英国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的先驱,英国实验心理学的主要建设者。生于英国格罗塞斯特郡。伦敦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慕...

巴歇拉尔

巴歇拉尔(Gaston Bachelard,1884—1962) 法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诗人。生于法国巴尔。1927年获文学博士学位。1930—1940年任教于第戎大学。1940—1955年任...

巴辛

巴辛(Филипп Вениаминович Бассин,1905—1992) 苏联心理学家。主要研究无意识心理学。与肖洛霍娃成为20世纪60年代后苏联倡导开展无意识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在...

拔毛发癖

拔毛发癖(trichotillomania) 儿童不可遏制地、冲动性地拔除自己毛发的行为障碍。可能与情绪焦虑、紧张、抑郁有关。多发于幼年及学龄期,尤以女孩为多见。

把弄效果

把弄效果(handling effect)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野鼠进行人工把弄和驯化所产生的影响。实验证明,对日龄为50天的野鼠9星期的把弄和驯化,并没有对其学习作业发生影响,它们始终处于比实验...

靶病人

靶病人(target patient) 行为治疗方法术语。原指连锁反应技术中被小组成员分析的病人。现泛指各种小组心理治疗中被分析或指导的某位特定患者。精神分析倾向的小组治疗中也予采用。

靶细胞

靶细胞(target cell) 能识别某种特定激素或神经递质并与之特异性结合而产生某种生物效应的细胞。细胞除通过相邻的连接物质外,更多的是通过分泌各种化学物质来调节其他细胞的代谢与功能。激素...

白板论

白板论(theory of tabula rasa) 亦称“感觉经验的白板说”。将人初生的心灵比作一张白纸或一块白板,认为人的知识经验是由后天的感觉经验获得的理论。1690年英国哲学家J. 洛...

白痴学者

白痴学者(idiot-savant) 一译“白痴天才”、“低能特才”。特殊才能者的一种。一般智力低下但具某种惊人特殊技能的人。这种人的智商值和适应能力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但又未低到白痴这一最低...

白洞效应

白洞效应(white hole effect) 白天车辆刚出隧道的一刹那间,驾驶员对亮光不能适应的现象。虽然只持续约1秒钟,但若驾驶速度快,对安全驾驶的危害仍相当大。

白发病

白发病(canities) 以头发白为特征而无其他症状的毛发病。按病因可大体上分为先天性白发病与后天性白发病两大类。先天性白发病多伴白化病,有时呈家族性或与色素缺乏有关;后天性白发病除老年生理...

白日梦(daydream)

在非睡眠状态下产生的高度自我卷入的幻想活动。在性质上属于我向思维,是一种纯凭个人主观感受而不顾客观现实的思维方式。儿童与青少年阶段最多,这与成长期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关。有些研究者将它视作幻想的同...

白氏抑郁量表

白氏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 即“贝克抑郁量表”。

白细胞介素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免疫调节物。免疫细胞被激活后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参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调节。在淋巴细胞间传递信息,调节淋巴细胞或其他前体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可影响造血功能和免...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亦称“免疫神经递质”。由单核细胞等产生的多肽。分子量为10000~20000。不仅在免疫系统内,在免疫系统外,也有调节作用。可产生于神经系统内的星状...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 由T辅助细胞产生的多肽。由133个氨基酸组成。可由病毒和毒素等刺激而分泌。主要促进杀伤T细胞和LAK细胞的增殖。可使血液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

白噪声

白噪声(white noise) 亦称“热噪声”。非周期性复合音。由各种频率成分组成,且各成分间具有同样振幅而在相位上无系统关系。其频谱都超过可听声频,连续均匀,类似白光。其平均功率谱是恒定的...

白质

白质(white matter) 中枢神经系统中由神经纤维组成的结构。因在新鲜标本上呈亮白色而得名。在脑和脊髓中,由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在大脑中为大脑髓质,位于大脑皮质深部,充盈于皮质...

百分等级

百分等级(percentile rank,PR) 亦称“超前百分数”。相对地位量数。在一个按大小顺序排列的数列中,低于某分数的分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百分比,即为该分数的百分等级。用\(PR\)表...

百分量表

百分量表(percentile scale) 以百分位为单位的顺序性测验量表。将组数据按顺序排列分为100个等级,最低分数的百分位是0,最高分数的百分位是100,其间划分100个百分等级,构成...

百分位点

百分位点(percentile point) 描述统计学术语。按大小顺序排列的数列中某一百分位分数所对应百分位所在的位置。参见“百分位分数”。

百分位分数

百分位分数(percentile) 一译“百分位数”。相对地位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的数列中对应于某个百分位点(如百分之\(P\))的原始分数。亦即与某一百分等级对应的原始分数。用\(P_p\)...

百分位数间距

百分位数间距(interpercentile range) 反映数据分布离散程度的差异量数。两个百分位数之间的距离。常用的有两种:(1)第90个百分值数与第10个百分位数之间的间距\(P_{9...

百级记分法

百级记分法(centesimal graded system) 用0~100的数字序列表示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记分法。一般60分以上表示及格或通过某课程的学习要求,60分以下表示不及格或未能达到...

百战奇法

书名。亦称《百战奇略》。宋代军事理论著作。约成书于北宋末年,作者已不可详考。该书在框架和逻辑结构上基本沿用《孙子兵法》的命题和称谓,只是作者采用了战例的形式使其更有实战色彩。其军事心理思想在基本...

摆甩致死

摆甩致死(shaking to death) 动物将活的猎物叼在口中用力摇头促使其迅速死亡的行为。许多食肉类如犬科、猫科动物,其他哺乳类动物都有此行为。从进化观点看,其原始形式大概是捕食者用口...

班杜拉

班杜拉(Albert Bandura,1925—) 美国心理学家,认知行为主义的代表,社会学习理论的奠基者。生于加拿大亚伯达省曼达尔镇。1947年入温哥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毕业后入温哥华大...

班风

班风(class atmosphere) 班级目标、舆论、交往与共同活动的特点及士气状况的综合反映。在长期的共同活动中形成。一个班的精神面貌,渗透在班级活动的各个方面,人格化在师生身上,包括学...

班级动力学

班级动力学(classroom dynamics) 研究班级课堂教学质量的社会相互作用理论。早在20世纪30年代,勒温等社会心理学家就对教师在课堂上的领导方式进行了开创性研究。60年代以来,主...

班级规模

班级规模(class size) 一个班级学生数的多少。什么样的规模最有利于学生学习,这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在很多学校甚至成为政治问题。加大规模,通常会增加空间密度和社会性密度,而密度水平高,...

班级群体

班级群体(class group) 亦称“教学班”。学校基层组织。由学校根据一定任务,按照一定规章制度组织。有以下特征:(1)学生的年龄、文化程度、学习任务都接近;(2)学生一般没有选择进入哪...

班级日记

班级日记(class diary) 一译“班级日志”。各班记载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文书资料。由学校统一印发,一般由班长保管。其中的学生出勤人数、课外活动、一日要事、表扬与批评等栏目,由...

班集体

班集体(class collective) 以教学班为单位,按集体主义原则组建起来的学生群体。班级群体发展的高级形式。具有四大功能:(1)目标导向功能,目标根据社会总目标以及学校总的要求制定,...

班集体社会心理指标

班集体社会心理指标(sociopsychological index of class collective) 测评班级发展水平的社会心理标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群体心理现象指标,如团结...

办公室风景化

办公室风景化(office landscaping) 办公室的一种布局设计。这种办公室大而开阔,所有的工作间都用可随时移动的家具、屏风、植物或摆设等隔开,工作人员只要站起来,就可以看到其他同事...

办公室工作绩效

办公室工作绩效(work performance in office) 与个体工作积极性和满意感相伴的办公室工作效率。除工作人员的个人因素外,常受办公室物理结构的影响。若办公室的设计布局差,个...

办公室私密性

办公室私密性(privacy in office) 私密性的一种。办公室人员对他人接近自己的控制。对此人们有不同理解:有人把它理解为办公室中觉察到他人对自己权限的限制;有人认为心理情境因素至关...

办公室噪声

办公室噪声(noise in office) 办公室内令人不舒服或不恰当的听觉刺激。由为数众多的频率组成,具有非周期性振动的特点。大多不是单纯的,往往带有杂乱的乐音成分。可用分贝测量。会干扰正...

半规管

半规管(semicirular canal) 内耳的组成部分。由上、后和外三个相互垂直的环状管,即上半规管、后半规管和外侧半规管组成,连结内耳与前庭。其一端有一个膨大部分,称为壶腹,具有隆起的...

半间接照明

半间接照明(semi-indirect lighting) 照明器光线中有60%~90%向上投射,有10%~40%直接投向工作面的照明器光线分布方式。

半结构式访谈

半结构式访谈(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见“访谈”。

半确定型购买行为

半确定型购买行为(purchasing behavior of semifix type) 按消费者购买目标的选定程度而划分的购买行为类型。特点是虽有大致的购买目标,但具体要求并不明确,最后的...

半确定型消费者

半确定型消费者(consumer of semi-fix type) 按消费者购买目标的选定程度而划分的消费者类型。详见“半确定型购买行为”。

半乳糖血症

半乳糖血症(galactosemia) 先天性半乳糖代谢障碍。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有半乳糖-1-磷酸尿苷移换酶缺损症和半乳糖激酶缺损症两种类型。前者是由于半乳糖-1-磷酸尿苷移换酶的缺陷,以...

半直接照明

半直接照明(semi-direct lighting) 照明器光线中有10%~40%向上投射,有60%~90%直接投向工作面的照明器光线分布方式。

半自发群体

半自发群体(semi-autonomous group) 一些大的组织中独立的、员工自动组织的小群体。如专门负责生产流程中某道工序的小组(又称过程导向小组),或专门负责某范围客户的小组(又称客...

扮演(enactment)

心理治疗过程中,患者以戏剧化的言语、行动或非言语交流手段表现或缓解人际紧张和内心冲突的过程。在心理剧治疗中,指患者以戏剧化的方式表现其内心冲突。如让患者扮演矛盾情境中的自己,或模仿一系列具体事件...

伴随性负电位变化(contingent negative variation,CNV)

一种特殊的事件相关电位变化。英国学者沃尔特等1964年发现。测量被试反应,在命令信号出现前1.5秒左右,先给予一个警告信号。在警告信号与命令信号之间,脑电出现明显的负向波。因它的出现至少需要两个...

邦格

邦格(Willem Adriaan Bonger,1876—1940) 荷兰犯罪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犯罪学的早期代表。1905年首次依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犯罪问题,在191...

帮伙

帮伙(gang) 一译“帮派”、”团伙”。在共同利益、观念驱动下纠合而成的临时性的松散小群体。西方犯罪学研究中使用这一概念多与少年犯罪密切相关。一般认为,犯罪帮伙指人数有限的、松散的犯罪人集合...

帮伙暴力

帮伙暴力(gang violence) 由暴力帮伙引发的暴力性攻击行为。通常包括:(1)某一暴力帮伙成员之间产生的暴力,如由相互间的敌意引起的口头攻击、斗殴等。(2)各暴力帮伙之间的暴力,即帮...

帮伙文化

帮伙文化(gang culture) 中下层少年为克服在追求成功过程遭遇的社会适应困难和挫折而产生的集群反应。美国犯罪学家、社会学家A. K. 科恩在《少年犯罪者:帮伙文化》(Deliquen...

帮伙亚文化论

帮伙亚文化论(gang subculture theory) 美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A. K. 科恩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少年犯罪理论。他在1955年出版的《少年犯罪者;帮伙文化》(D...

帮教心理学

帮教心理学(help-educational psychology) 法制心理学分支学科。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对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失足者(主要是青少年)、解除劳动教养人员...

帮团年龄

帮团年龄(gang age) 基于共同兴趣或利害关系自行结合为团伙的时期。具体指学龄初期(即小学阶段)。儿童喜欢团体性活动,常几人一起上学、回家、做功课、游戏,并希望成为团体里受欢迎的成员,不...

帮助行为

帮助行为(helpful behavior) 比较心理学术语。少数过社会性生活的脊椎动物互相帮助的行为。如三条翻车鱼会一起攻击大头鱼,草原犬发现獾时会向同伴发出警报,一群母狮会一起围攻一头危险...

榜样(model)

模仿的对象。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认为,人类大多数行为的产生、保持和变化皆源于对榜样的观察和模仿。榜样受奖励,人们就趋于学习这种行为;榜样受惩罚,人们就会放弃此种行为。

棒框测验(rod-frame test)

研究认知方式的一种测验。测量用具为棒框仪。施测时,测验的暗视场背景上有一倾斜的亮方框。内有一口可独立于框面转动的亮棒,要求受测者把倾斜的亮棒调整到与地面垂直。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等人用此测验以及其...

棒框仪(rod-frame apparatus)

视觉实验仪器。用于研究人的认知方式。主要由在暗背景上提供的一个亮度均匀的亮框和亮棒构成。棒在框的内部,可各自单独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在仪器背面设有读数盘显示框和棒的倾斜角度。实验时,令被试双眼...

谤誉

篇名。唐柳宗元撰,载《柳河东集》。关于谤与誉两种对立社会心理现象的分析与见解。其主要内容:(1)分析了地位和利害是产生谤誉心理的原因。他说:“凡人之获谤誉于人者,亦各有道。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

包达列夫

包达列夫(Алекс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Бодалёв,1923—2014) 苏联心理学家。1950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1953年从研究生院毕业后在莫斯科大学从事教学和研究...

包若维奇

包若维奇(Лидия Ильинична Божович,1908—1981) 女。苏联心理学家。生于库尔斯克。莫斯科大学毕业后任教于共产主义教育学院心理学教研室。20世纪30年代在哈尔科夫精...

包拯

包拯(999—1062) 北宋政冶家。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天圣进士,先后任知县、知州、知府、谏议大夫、监察御史、御史中丞、天章阁待制、龙图阁学士等,官至枢密副使。任开封知府时,以廉...

包装改变风险(package changing risk)

改变商品原来的包装可能遇到的风险。主要为可能改变消费者对商品和商标整体的意象,从而可能使商品销售量减少。为降低风险,宜随时研究消费者的反应,采取应对策略。(见表)。 包装图案的变化 低风...

包装色彩效应(color effect of packing)

商品包装的色彩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1)吸引与诱发作用,即容易引起消费者的联想,诱发消费者的情感,并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消费者对商品的印象。如家庭主妇们通常认为黄色包装的洗涤剂是柔和的,蓝...

包装设计法(psychological tactics of commodity packaging design)

根据心理学原理进行商品包装设计的方法。(1)按照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设计。属于这种设计方法的主要有三种:①惯用包装,即某种商品长期沿用一种特定的包装;②分量包装,即将商品按不同分量进行包装,以适应不...

包装设计心理(package designing mind)

包装设计中应用的心理策略和遵循的心理学原则。应用的心理策略主要有三种:(1)根据消费者的年龄和性别的心理倾向,设计独具个性特色的商品包装。如为适应男性消费者追求刚劲、庄严、坚毅、粗犷、大方等男子...

包装效应

包装效应(packing effect) ❶商品包装在消费者心理上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即包装的心理功能。具体包括:(1)指示功能,即能使消费者理解厂商发出的信息,如这是什么商品、是干什么用的,等...

包装信息

包装信息(packing message) 经销者印在商品包装上的信息。包括商标、标记、价格等。能影响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知觉,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可以指示在流通过程或消费过程中如何保护商品。...

胞饮作用

胞饮作用(pinocytosis) 物质进入活细胞膜内的主动运输形式。活细胞摄取微粒时,首先是细胞的原生质围绕各种物质流动,然后重新形成细胞膜,并把这些物质包裹起来。以后这些粒子就变成细胞的内...

饱和度

饱和度(saturation) 亦称“色品”、“色饱和”、“颜色饱和度”。颜色的基本特性。人眼所见颜色的纯度或强度。表明颜色的质量。因物体表面反射光波波长范围的大小而有不同程度的饱和度。光谱上...

饱和模型

饱和模型(saturated model) 结构方程模型的一种。所有的潜变量均有相关的模型。常用Ms表示,是最宽松的模型。模型的协方差矩阵的估计E是对称矩阵,其元素均可由数据自由估计得到。

饱和效应

饱和效应(saturation effcct) 持续使用同一刺激材料导致刺激效果递减的心理现象。其基础是适应水平效应,即人的神经系统会适应某一特定强度的刺激,一定时间后继续重复这种强度的刺激,...

保持

保持(retention) 记忆的基本过程。人对事物识记后形成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的存储过程。通过保持,人对识记的信息进行主动的加工,使自己的知识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和丰富。认知心理学...

保持 - 巩固假说

保持 - 巩固假说(perseveration-consolidation hypothesis) 对脑外伤者长时记忆良好而即时记忆极差现象的一种学术性推理。因颅脑损伤引起严重脑震荡而昏迷的病...

保持控制训练

保持控制训练(retention control training) 扩张膀胱的一种训练,旨在增强膀胱的容量,逐步延长排尿时间间隔,以治疗遗尿症。该圳练包括:(1)大量喝水,以增加24小时内潴...

保持曲线

保持曲线(retention curve) 即“遗忘曲线”。

保存 - 退缩反应

保存 - 退缩反应(conservation-withdrawal response) 应激反应的一种。与“或战或逃反应”相对。恩格尔提出。在应激条件下出现的、与抑郁、悲观、失望、失助等情绪有...

保护层

保护层(cocoon) 亦称“卵袋”、“茧”。包裹在卵、幼虫或蛹的外面起保护作用的特殊体层,结构组成因物种而异。蜘蛛是网丝腺液,许多昆虫的幼虫是唾腺液,蚯蚓是身体前部特殊的腺体分泌的物质。

保护头盔

保护头盔(protective helmet) 飞行员防护救生装备。主要功用是保护头部,防止因意外碰撞或迎面气流吹袭造成头部损伤。还兼有防眩光、防噪声、防辐射热等功用。可与供氧气装备、无线电通...

保健

保健(health care) ❶为保持和增进人们的心身健康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预防由工作、生活、环境等引起的各种精神病或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各种躯体疾病的发生。虽不能直接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保健心理学

保健心理学(health care psychology) 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和从事保健工作的理论。在美国心理协会健康研究特别委员会的报告中提出(1976):“保健比疾病治疗广,还包括维持健康,...

保健指导

保健指导(health guidance) 对婴幼儿照料者在促进婴幼儿健康发育方面的指导。在婴幼儿时期,儿童生长发育特别快,所需热量大,而消化器官等多种系统的功能发育尚不够完善,稍有不慎,即可...

保密性

保密性(confidentiality) 医学或心理学等职业伦理原则。为患者保密,不得随意透露患者提供的资料或信息,包括诊断结果、治疗、测验分数和隐私等,除非征得患者同意。当将临床资料用于教学...

保守性聚焦

保守性聚焦(conservative focusing) 见“聚焦策略”。

保卫行为

保卫行为(guarding behavior) 雄性动物守护雌性动物的行为。最初发现于灵长类和有蹄类动物。这些动物的雄性个体力图长期控制各自独占的雌性个体。雄性披发狒狒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明显,...

保育

保育(child caring) 父母或保育人员为0岁~6岁儿童提供生存与发展必需的环境和物质条件,并给予精心照顾和培养,以帮助其获得良好的身心发育,逐渐增强其独立生活能力的工作。学前儿童教育...

报酬公平性

报酬公平性(equity of reward) 指个人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与其所得报酬水平一致性的程度。源于美国心理学家J. S. 亚当斯1967年提出的公平理论。其理论指出,员工的工作动机,不...

报复杀人心理

报复杀人心理(mind of revenge homicide) 犯罪人在报复性犯罪动机支配下,以剥夺被害人生命为目的的犯罪心理。不同的报复性杀人的心理特点有所不同。(1)政治性报复杀人,主要...

报复性动机犯罪

报复性动机犯罪(crime with revenge motive) 行为人在需求受挫或利益受损时产生的对妨碍对象施行惩罚的犯罪行为。具有攻击性和情绪性。常见于心胸狭隘、人格品质有缺陷者遇到挫...

报告式讯问法

报告式讯问法(reportorial question for interrogation) 审讯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的常用方法。其特点是审讯人员要求犯罪嫌疑人对感知到的案件情况进行全面综...

报警垫条件作用

报警垫条件作用(beII and pad conditioning) 利用经典条件反射原理设计的治疗儿童遗尿的报警装置。(O. H. 莫勒等人1938年首先使用。报警垫的工作原理是,其外有两层...

报警反应

报警反应(alarm reaction) 人体对环境中紧张刺激物表现出的适应综合征的第一阶段。美国心理学家塞里1956年提出。人体受到紧张刺激物的刺激,如处于高温、高寒环境中时,会作出一系列生...

报警装置

报警装置(warning devices) 表示发生故障、事故或危险情况的信息显示装置。按使用的代码特点和接收信息的感觉通道的性质,可分为视觉报警器、听觉报警器、触觉报警器和嗅觉报警器等。其设...

抱负

抱负(aspiration) 个体的愿望或远大志向。或指个体在从事某项实际工作前期望达到成功的目标。是后天形成的,制约个体对行动目标的追求。一般认为受成就动机、自信心、成败经验等因素影响。参见...

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level of aspiration) 一译“志向水平”。个体在追求成就或从事某项工作时,为自己设立的所要达到的成就目标。这一目标代表个体对自己的一种主观愿望,也可看作是自信心的一...

抱朴

抱守本真,不为物欲所诱惑。源于《老子·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嗣后道家都据此而倡导返璞归真;道教也承袭之而发展为一种修身法。

鲍德温

鲍德温(James Mark Baldwin,1861—1934)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生于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的哥伦比亚。肄业于普林斯顿大学,曾师从苏格兰哲学家、普林斯顿...

鲍德温效应

鲍德温效应(Baldwin effect) 没有任何基因信息基础的人类行为方式和习惯,经过许多代人的传播,最终进化为具有基因信息基础的行为习惯的现象。如一个原始部落的青年第一次食用番茄,后来部...

鲍尔比

鲍尔比(John Bowlby,1907—1990) 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母爱剥夺实验和依恋理论的创始人。生于英国伦敦一外科医生家庭。早年在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和心理学。1933年在伦敦完成...

鲍姆加滕 - 特拉梅尔

鲍姆加滕 - 特拉梅尔(Franziska Baumgarten - Tramer,1888—1970) 一译“博姆加尔顿”。女。原籍波兰的瑞士心理学家,工业心理学和职业方向心理学研究的先驱。...

鲍姆嘉滕

鲍姆嘉滕(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1714—1762) 一译“鲍姆加登”。德国哲学家、美学家。曾就读于哈雷大学,后任哈雷大学副教授、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大学教授...

鲍姆琳德

鲍姆琳德(Diana Baumrind,1927—2018) 女。美国心理学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采用观察和访谈法研究了数百个美国家庭的学前儿童及其父母的教育方式,提出关于父母教育方式的报告...

鲍桑葵

鲍桑葵(Berznard Bosanquet,1848—1923) 英国哲学家、美学史家、折衷派美学家。曾就读于哈罗公学和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毕业后任牛津大学研究人员,后长期在伦敦任教。19...

鲍斯

鲍斯(Medard Boss,1903一1990) 瑞士心理病理学家,存在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生于瑞士圣·盖伦市。1928年于苏黎世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28一1932年在布格豪林泽里精神病...

暴力帮伙

❶(violent gang) 以通过暴力发泄情绪和获得威望而建立的帮伙。与社会结构解体、经济动荡相关。常见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其活动中心是帮伙间的殴斗。帮伙殴斗一般无明确目的...

暴力犯罪人

❶(violent offender) 在强烈的个人欲求、仇恨、报复等动机作用下实施暴力性侵害行为的犯罪者。其犯罪行为主要包括凶杀、伤害、抢劫、强奸、劫持、爆炸等。其犯罪心理为反社会心理、报复...

暴力犯罪心理

暴力犯罪心理(mind of violent offense) 通过暴力或其他强制力实施犯罪以达到犯罪目的的犯罪人的心理起因。可分为反社会心理、报复心理、嫉妒心理、因矛盾激化而产生的挫折心理、...

暴力行为治疗目标说

暴力行为治疗目标说(view of the goals of violence-related psychotherapy) 美国学者D. 莱斯特1978年提出的关于对暴力行为犯罪人进行治疗的...

暴力型罪犯心理

暴力型罪犯心理(mind of violent convict) 使用爆炸、杀伤等严重暴力手段进行犯罪而被处以刑罚的罪犯在监狱环境中的心理特征。主要有:(1)心理品质两极化,或意志薄弱、自控能...

暴力亚文化论

暴力亚文化论(subculture of violence theory) 用包含暴力价值观的亚文化解释犯罪的犯罪学理论。美国犯罪学家沃尔夫冈与费拉柯蒂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们利用官方统计资...

暴露疗法

暴露疗法(exposure therapy) 让患者直接面对那些诱发其不适反应的刺激情境或事物而达到治疗目的的行为治疗方法。包括系统脱敏疗法、冲击疗法和内攻疗法等。此外,示范法、内隐示范法、厌...

暴露频次

暴露频次(exposure frequency) 广告效果评价指标。在一定时期内,每个人(或家庭)暴露于同一广告的平均次数,计算公式: $$暴露频次=\frac{个人(或家庭)累积暴露于同一...

爆发型人格

爆发型人格(explosive personality) 即“冲动型人格障碍”。

爆炸罪犯心理

爆炸罪犯心理(mind of explosive convict) 进行爆炸犯罪活动的罪犯在监狱环境中的心理特征。主要有:(1)不良的性格品质。如思维、判断方面的主观、片面、偏激、固执己见;嫉...

悲观

悲观(pessimism) 因个体对人、事、物持消极态度而在主观上形成的精神颓丧、对前途缺乏信心的精神状态或先占观念。与“乐观”相对。

悲观法

悲观法(pessimism in psychotherapy) 心理治疗方法。治疗者对来访者的问题及治疗进程表示悲观,甚至超过来访者本人;同时又充分调动来访者对治疗者观点的逆反心理。采用此法的...

悲剧感

悲剧感(tragic sense) 审美情感。对艺术和生活中的悲剧或悲剧性因素的感知和情感体验。对事物价值的肯定和对其被否定或破坏的敏锐感知之间构成的矛盾,是其产生的前提。同情、怜悯、悲伤、愤...

悲剧喜感

悲剧喜感(happy feeling from tragedy) 一译“悲剧的快感”。审美情感。人们在欣赏悲剧时产生的令人愉悦的情感体验。悲剧作品,由于表现的题材是悲剧人物的苦难、不幸和死亡,...

悲剧心理学

悲剧心理学(Psychology of Tragedy) 书名。中国美学家朱光潜著,1933年版。集中讨论了悲剧和悲剧欣赏问题,认为写实主义和悲剧精神是不相容的,悲剧中的痛苦和灾难决不能和现实...

悲剧性

悲剧性(tragicalness) 进步、正直、善良主人公的有价值追求和不幸命运结局之间的矛盾冲突,激起人哀怜、悲痛、同情以至愤慨的审美特征。其本质是由“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

悲伤

悲伤(sadness) 人类的原始情绪之一。因自己喜欢、热爱的对象遗失,或期望的东西幻灭而引起的一种伤心、难过的情绪体验。其程度受个体的人格特征、意识倾向和失去东西的重要性影响。常伴有哭泣、失...

悲伤疗法

悲伤疗法(grief therapy) 亦称“忧愁治疗”。活套疗法的一种。依据“悲胜怒”的理论,用引发悲伤或忧愁的办法来治怒的心理障碍。也用于治过喜之情。具体做法是告予患者足以使之产生悲伤或忧...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of Beijing Normal unlversity) 中国心理学研究机构。原名北京...

贝茨拟态

贝茨拟态(Batesian mimicry) 一译“贝特斯拟态”。动物拟态的一种。最早由19世纪英国博物学家和探险家H. 贝茨发现而命名。有些动物模仿捕食者不能吃或害怕的动物的姿态、颜色或声音...

贝茨视觉训练法

贝茨视觉训练法(Bates method of vision training) 预防和治疗视力下降的一种方法,w. H. 贝菠博士提出。他经过研究发现,视力下降同紧张和应激有直接的关系。具体...

贝尔

贝尔(Sir Charles Bell,1774—1842) 苏格兰生理学家和外科医生。生于英国爱丁堡。1799年于爱丁堡大学获医学学位。1804—1812年开业行医。1812—1836年任米...

贝尔 - 马戒第定律

贝尔 - 马戒第定律(Bell-Magendie law) 亦称“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差异律”。阐释感觉和运动具有两种不同的神经机能系统的理论。自1811年始,英国的C. 贝尔和法国的马戎第先后...

贝尔适应性调查表

贝尔适应性调查表(Bell Adjustment Inventory) 个体适应环境状况调查表。要求被试以“是”或“否”的自陈方式回答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涉及家庭(对家庭生活满意不满意)、...

贝卡利亚

贝卡利亚(Cesare Beccaria,1738—1794) 意大利刑法学家,刑事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生于意大利米兰一贵族家庭。幼时就读于耶稣教教会学校,后入帕尔玛学院、帕维亚大学学习。...

贝康

贝康(David Bakan,1921—2004) 美国心理学家。生于美国纽约。1942年于布鲁克林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48年于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任职于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密苏里...

贝克

贝克(Aaron T. Beck,1921—) 美国精神病学家,临床心理学家,认知行为治疗的创始人。194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40—70年代先后任教于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等多所大学。19...

贝克焦虑问卷

贝克焦虑问卷(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 测量主观感受到的焦虑程度的工具。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 T. 贝克等1985年编制。通过被试对自身身体状态的评估来了解自身焦...

贝克莱

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 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心理学家。生于爱尔兰。少年早熟,15岁入都柏林三一学院,19岁获学士学位,21岁获硕士学位。1734一1752年...

贝克认知疗法

贝克认知疗法(Beck's cognitive therapy) 认知治疗方法。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  T. 贝克提出。其基本原理包括:(1)认知是情感和行为的中介,情绪和行为的障碍主要与适应...

贝克西

贝克西(Georg von Békésy,1899—1972) 匈牙利裔美国物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入瑞士伯尔尼大学学习。1923年于布达佩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2—19...

贝克西测听法

贝克西测听法(Békésy audiometry) 听觉检测方法。在临床上运用贝克西测听仪测定受检耳有无重振和疲乏现象。测试时,主试启动信号开关,信号以较缓慢的速度由低频到高频连续改变频率。且...

贝克抑郁量表

贝克抑郁量表(Ba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 一译“贝克抑郁问卷”、“白氏抑郁量表”。调查个体抑郁症状的自评量表。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 T. 贝克1967年编制。...

贝克抑郁问卷

贝克抑郁问卷(Bc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 即“贝克抑郁量表”。

贝利

贝利(Nancy Bayley,1899—1994) 女。美国心理学家,纵向多学科研究的先驱。生于美国俄勒冈州的达尔斯。1924年于华盛顿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26年于衣阿华州立大学获哲学...

贝利婴儿发展量表

贝利婴儿发展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 发展量表的一种。用于评估两个月至两岁半儿童的智力发育水平,确定儿童智力发育偏离正常水平的程度。美国心...

贝姆性别角色调查表

贝姆性别角色调查表(Bem's Sex-Role Inventory) 一译“贝姆性别角色记录”,亦称“双性化测验”。用于测查个体双性化问题的测量工具。美国心理学家S. 贝姆编制。共60个项目...

贝内特机械理解测验

贝内特机械理解测验(Bennett Mechanical Comprehension Test) 特殊能力测验。美国心理学家贝内特等人1940年编制。主要测量对实际情境中机械关系和物理定律的理...

贝努里分布

贝努里分布(Bernoulli distribution) 亦称“两点分布”。若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P(X=1)=p\),\(P(X=0)=1-p=q(0<p<1)\...

贝努里试验

贝努里试验(Bernoulli trial) 设\(E_1,E_2,\dotsc,E_n\)是\(n\)次随机试验,并满足下列条件,则称这\(n\)次试验为\(n\)次贝努里试验,而每一次试验...

贝特尔海姆

贝特尔海姆(Bruno Bettelheim,1903—1989) 奥地利裔美国儿童精神分析医生、心理学家。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并在那里开始其精神分析医生的生涯。1938年于维也纳大学获心理学和...

贝特森

贝特森(Gregory Bateson,1904—1980) 原籍英国的美国人类学家、心理学家。生于英国兰彻斯特。于剑桥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1930年于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30年代对格塞尔半...

贝叶斯定理

贝叶斯定理(Bayes's theorem) 亦称“贝叶斯公式”、“后验概率公式”。概率计算公式。有两种形式:(1)事件的形式。假定\(A_1,A_2,\dotsc,A_k\)是互不相容的事件...

贝叶斯估计

贝叶斯估计(Bayes estimation) 对于决策\(d\)与参数\(\theta\),其风险函数\(R(\theta,d)\)是对给定的\(\theta\)时,决策\(d\)的条件平均...

贝叶斯估计法

贝叶斯估计法(Bayesian estimation method) 统计推理方法的一种。运用贝叶斯定理作出推断和结论。英国学者贝叶斯19世纪提出。贝叶斯定理:\(P_{(H_1/D)}=P_...

贝叶斯假设

贝叶斯假设(Bayes's hypothesis) 在贝叶斯统计中,若没有任何以往的关于\(\theta\)的知识时,用均匀分布作为先验分布\(\pi(\theta)\)的原则。参见“贝叶斯统计”。

贝叶斯判别

贝叶斯判别(Bayes discriminant) 判别分析的一种方法。以平均误判损失最小为最优准则来建立判别规则,并以此对样品(被试)作出归属何个总体的判别分析。设有\(k\)个\(p\)维...

贝叶斯统计

贝叶斯统计(Bayesian statistics) 推断统计理论的一种。英国学者贝叶斯在1763年发表的论文《有关机遇问题求解的短论》中提出。依据获得样本(\(X_1,X_2,\dotsc,...

备用照明

备用照明(standby lighting) 为常规照明系统失效时使用的照明系统。可使必要的工作得以继续进行,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混乱的出现。国际照明组织《室内照明指南》和中国照明设计标准均规定其...

备择假设

备择假设(alternative hypothesis) 一译“备选假设”,亦称“对立假设”。统计假设的一种。与“零假设”相对。在零假设不真时,而选择的另一个结论。一般地,对于\(\xi \b...

背根

背根(dorsal root) 亦称“感觉根”。神经纤维。由脊髓神经节内的感觉神经元的轴突组成。来自身体感受器的神经冲动,经过脊神经→背根神经节→背根,传送到脊髓。

背根神经节

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 各椎间孔内侧面附近脊髓背根的膨胀结节。由向心感觉纤维细胞构成。负责接收来自身体感受器的全部神经冲动,包括一般躯体感觉和内脏感觉,通过向心...

背景

背景(background) 一译“基”。视知觉域中缺乏清晰结构、不易受到人注意的部分。最早进行图形与背景研究的是丹麦心理学家E. J. 鲁宾,他在1915年提出诸如背景没有组织完好的结构,只...

背景重叠理论

背景重叠理论(contextual overlap theory) 时间记忆理论的一种。美国心理学家格兰伯格等人1980年提出。该理论认为,当事件发生时,背景的组成部分会与之联系起来,而且这些...

背景考核

背景考核(background check) 指聘用人员时收集应聘者以往行为的资料。在人事招聘中常使用推荐书或进行面谈调查。研究表明,不同推荐人的效度不一样。从整体来看,上司的介绍信较为客观,...

背景命题

背景命题(background propsition)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等用以描述解决问题的条件的术语。指问题解决者的认知结构中与当前问题的解决有关的一些事实、概念和原理。由问题情境命题限...

背景选择

背景选择(background selection) 动物选择背景颜色与自己身体相近的地方作为栖息地。目的是隐蔽自己,躲开敌害。如1850年英国工业化以后,城市内的树干被污染成黑色,生存在这些...

背景噪声

背景噪声(background noise) 一译“本底噪声”。一般指在发生、检查、测量或记录系统中与信号存在与否无关的一切干扰。但在工业噪声或环境噪声测量中则是指被测噪声源以外的周围环境噪声...

背内侧丘脑

背内侧丘脑(dorsomedial thalamus) 亦称“丘脑背内侧核”。丘脑内侧核群最突出的核。在灵长类,尤其在人类,已大大发展。占据丘脑内髓板与室周灰质间的大部。分大细胞部(MDmc)...

背诵

背诵(recitation) 通过诵读的方式记住识记的阅读材料。中国传统语文学习方法之一。其主要方法有比较法、归类法、熟记法、强记法、对比识记法、规律识记法、读写记忆法、列表记忆法、形象记忆法...

背外侧通路

背外侧通路(dorsolateral pathway) 运动传导通路。行于脊髓背外侧索内并终止于脊髓中间灰质的背和外侧部的脑干下行纤维束。包括红核脊髓束、外侧网状脊髓束。在灵长类动物和猫身上,...

背外侧膝状核

背外侧膝状核(dorsal 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 亦称“外侧膝状体的背侧核”。神经核。位于丘脑。外侧膝状体的组成部分。横切面呈口朝腹内的马蹄形。在人和灵长类动...

背外侧柱

背外侧柱(dorsolateraI column) 一译“背外侧索”。位于脊髓白质外侧索的背部。延髓中缝大核的细胞发出纤维(5-羟色胺能纤维)投射至脊髓。5-羟色胺能纤维在脊髓两侧背外侧索中下...

背柱

背柱(dorsal column) 亦称“后柱”。一般指脊髓灰质后角。也可指脊髓白质后索。后角内有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等核团。按雷克斯德分层,后角包括Ⅰ层~Ⅵ层:Ⅰ层相当于后角边缘区...

倍频带谱

倍频带谱(octave band spectrum) 以倍频带中心频率为横坐标、倍频带声压级为纵坐标绘成的倍频带频谱图。倍频带是指上限与下限频率之比为2:1的频带。一个倍频带由其中心频率表示,...

倍作德 - 布吕克现象

倍作德 - 布吕克现象(Bezold–Brücke phenomenon) 亦称“倍作德 - 布吕克效应”。在高强度下,颜色色调随光强变化而产生相应变化的现象。其中黄红色和黄绿色随光强度增加而...

悖德狂

悖德狂(moral insanity) 一译“道德狂乱症”。指自童年或少年期始,持续终生的习惯性品行不端。英国精神病学家J. C. 普里查德1853年首先从智能型精神病(intellectua...

被动词汇

被动词汇(passive vocabulary) 一译“消极词汇”,亦称“潜藏词汇”。指对词义不十分理解,或虽有些理解但还不能正确使用的词。与“主动词汇”相对。在数量上比人们说话和写作时所能使...

被动反应理论

被动反应理论(passive reaction theory) 儿童注意和理解电视信息的心理机制理论。与“主动加工理论”相对。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西格勒1980年提出。认为儿童对电视的注意主要受电...

被动攻击

被动攻击(passive aggression) 亦称“反应性攻击”。由一定的情境线索引起的攻击行为。如由受捆绑或阻拦而激怒引起的攻击行为,因惧怕而引发的攻击行为,为维护自身身份或防御对手而采...

被动攻击型人格

被动攻击型人格(passive-aggressive personality) 病态人格的一种。其特点:攻击性较强,内心常怀有敌意,但其攻击倾向并不明确地被意识到,亦不直接表现在行为上,而是以...

被动型营业行为

被动型营业行为(business behavior of passive type) 营业员营业行为类型的一种。这种类型的营业员,性格内向,不开朗,小心谨慎,缺乏自信心和服务热情;接待顾客时不...

被动阉割情结

被动阉割情结(passive castration complex) 精神分析理论术语。与“主动阉割情结”相对。个体潜意识中存在的被阉割的欲望。由儿童对异性父母产生性的爱恋,害怕被发现而欲割去...

被动作证动机

被动作证动机(passive testimony motive) 促使证人在外力作用下不得不采取作证行为的内心起因。外在因素如案件侦查、审查的进展中发现证人了解案件情况,或由于司法人员的启发教...

被洞悉感

被洞悉感(feeIing of being revealed) 思维障碍的一种。感到自己的思想虽未通过言语或文字表达出来,却被他人知晓了的症状。可表现为:(1)由于害怕自己的隐私、重大错事或犯...

被分析者

被分析者(analysand) 正受到分析的人。多数精神分析家认为,引用这一术语的原因是医学院进行心理分析实习的学生经常接受分析,以作为训练的部分内容,但他们反对被称为患者。

被盖

被盖(tegmentum) 中脑的组成部分。位于室腔的前(腹)方、基底部的背面。大部分由网状结构组成。主要有以下一些结构功能单位:(1)脑神经及脑神经核;(2)上行丘系通路;(3)网状结构(网...

被盖背束

被盖背束(dorsal tegmental bundle) 脑内去甲肾上腺素能纤维束。由脑桥蓝斑核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发出上行纤维组成。纤维向上行,未梢主要分布至全部大脑皮质、海马结构及杏仁...

被盖腹区

被盖腹区(ventral trgmental area) 位于中脑黑质背内侧的脑组织。含大小不等的细胞,大部分细胞都含有色素。与黑质致密部相似。该区内神经元为多巴胺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形成个三角...

被告人辩解心理

被告人辩解心理(mind of defense of the accused) 刑事被告人在审讯和审判过程中申辩、解释其无罪或罪轻的心理起因。主要有:(1)自我防御动机。被告人面临刑罚惩罚,其...

被告人翻供心理

被告人翻供心理(mind of withdrawing confession of the accused) 促使刑事被告人推翻已作供述的心理原因。因被告人翻供的目的,以及推翻的供词的真实与否...

被告人防御机制

被告人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 of the accused) 刑事被告人在受审期间为减免刑罚而产生的有目的的反应方式。被告人为避免受到法律惩罚或减轻由犯罪行为带来的内心焦...

被告人供述心理

被告人供述心理(statement mind of the accused) 促使刑事被告人在诉讼中作真实陈述的心理起因。主要有:(1)自知罪行无法隐瞒,无奈供述。(2)受争取从宽处理的愿望驱...

被告人拒供心理

被告人拒供心理(mind of refusing confession of the accused) 刑事被告人在审讯中拒绝供述犯罪事实的心理起因。刑事被告人各种复杂的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被告人聘请律师心理

被告人聘请律师心理(mind of defendant engaging lawyer) 刑事被告人聘请律师的心理起因。主要有:(1)自认为缺乏法律知识,怕受到不公正审判而聘请律师,希望获得公...

被告人坦白心理

被告人坦白心理(mind of the accused confessing) 刑事被告人在审讯中主动供述的心理起因。一般是基于程度不同的悔罪心理。主要受以下心理支配:(1)经执法人员教育,逐...

被告人伪供心理

被告人伪供心理(mind of the accused stating false) 刑事被告人在审讯中编造虚假供词的心理起因。主要有:(1)以伪供自卫,以此作为逃避惩罚的反审讯策略,是其犯罪...

被告人误供心理

被告人误供心理(mind of the accused stating erroneously) 刑事被告人在审讯中作出与事实不符的供述的心理起因。致使被告人形成错误认识的因素一般有两类:(1...

被害测定

被害测定(measurement of victimization) 根据一定标准,对被害人遭受的伤害的性质、类型和程度所作的诊断、核实和认定。旨在准确判定真实的被害结果和犯罪危害程度,为被害...

被害调查

被害调查(victimization survey) 在一定时空中,运用抽样、统计、访谈、观察等方法和技术,对被害人、被害物品及被害时的地理环境等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收集、考察和分析的过程。旨在查...

被害恐惧

被害恐惧(fear of victimization) 社会成员对可能遭受被害所持的惧怕和担忧的心理状态。一些自卫能力差和易遭受犯罪侵害的社会群体,如老人、妇女、残疾人和从事某些风险职业者一般...

被害烙印

被害烙印(stigma of victimization) 被害人遭受犯罪行为侵犯后,将这一经历积淀内化,在心理或生理上显现出的短期难以消除的症状或特点。如强奸被害人受害后常表现出恐惧、与异性...

被害人本位

被害人本位(victim standard) 犯罪学和被害人学中以被害人及其被害为主要研究对象和出发点,以被害预防和被害人的保护为归宿的研究取向。传统犯罪学以犯罪或犯罪人为研究取向,第二次世界...

被害人贬值

被害人贬值(depreciation of victim) 指犯罪人在预备、实施犯罪时或之后,为消除罪责感,有意无意地贬低被害人的存在价值。否定被害人固有人权的一种文饰活动。通过对被害人的人格...

被害人补偿理论

被害人补偿理论(theory of victim compensation) 提倡罪犯或国家应对被害人因犯罪而遭受的物质和非物质损失和危害进行返还、恢复原状或补偿的理论。1956年,以色列法学...

被害人撤诉心理

被害人撤诉心理(mind of withdrawing charge of victim) 被害人撤回对犯罪人的控告或起诉的心理起因。主要有:(1)原谅。大多出现在过失犯罪中,被害人接受犯罪人...

被害人陈述心理

被害人陈述心理(mind of victim stating) 刑事案件中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就案件事实向公安、检察、法院的办案人员进行陈述时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1)陈述主动积极,...

被害人告发心理

被害人告发心理(mind of victim accusation) 被害人遭犯罪行为侵害后向司法机关控告的心理起因。主要有:(1)严惩犯罪人。被害人因自身利益受到犯罪行为的侵害,强烈要求严厉...

被害人后遗症

被害人后遗症(victim's sequelae) 被害人因被侵害而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等各方面产生的不良状态。主要症状:做恶梦,情绪障碍,盗汗,失眠,对噪声反应恐惧,注意力无法集中,体重减...

被害人可责性

被害人可责性(culpability of victim) 指被害人自身有过错,应对自身被侵害承担一定责任。在犯罪 - 被害过程中,由于被害人自身的某些原因,如持轻佻、疏忽等态度,甚至具有引诱...

被害人盲点症

被害人盲点症(victim's scotoma) 被害人出于某种迫切的需要和欲望,导致注意狭窄,判断力减弱,失去冷静与理智,对所处的危险处境或要承担的风险视而不见的心理状态。如诈骗罪中因贪利而...

被害人受害心理

被害人受害心理(victimized mind of victim) 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过程中的心理特点。被害人遭犯罪行为侵害时,会产生剧烈而复杂的心理体验和情绪反应,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

被害人心理

被害人心理(mind of victim) 被害人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及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反应。被害人被害后的心理特点:(1)对被害时的情境记忆犹新,对犯罪人及犯罪行为产生很深的恐...

被害人心理学

被害人心理学(psychology of victim) 被害人学与犯罪心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被害人及被害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主要研究内容:(1)易使被害人受到侵害的被害人的心理、...

被害人学

被害人学(victimology) 一译“受害者学”。研究被害人与被害现象的综合性学科。被害人指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者;被害现象指在犯罪人与被害人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由被害人担受的具有被害性...

被害人证言心理

被害人证言心理(mind of testimony of victim) 被害人就自己受害的情况向司法机关陈述时的心理表现。被害人属特殊证人,因身受侵害,了解案情,关心被告人是否被科以刑罚,故...

被害人转换

被害人转换(conversion of victim) 在犯罪-被害的互动过程中,犯罪人与被害人的作用和身份的易位。如被害人因防卫过当而构成犯罪,或因诸如挑衅、引诱等原因加害于对方,反而成为犯...

被害妄想

被害妄想(delusion of persecution) 一译“迫害妄想”。精神病学术语。以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或亲属受到迫害为主要特征。常在患者头脑中出现完整的受迫害经历和有关的人、事,...

被害性

被害性(victimity) 在一定社会和自然条件下,被害人某些特殊的性格、气质、生理素质、能力等使之容易遭受侵害的特性。瑞士被害人学家格雷文认为,是指一种由内在、外在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使人因...

被害预测

被害预测(prediction of victimization) 运用调查、统计、心理诊断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科学理论和方法,综合分析被害人(包括可能的被害人)的行为表现、心理状态,职业、家庭...

被忽视儿童

被忽视儿童(neglected children) 通过同伴提名法进行同伴关系测量而划分的儿童类型。在同伴提名测量中,在班级中被提名(不管是正提名还是负提名)很少的儿童。他们可能不受欢迎,但也...

被拒-攻击性儿童

被拒-攻击性儿童(aggressive-rejected children) 指那些因攻击行为(如破坏性、身体侵犯、语言或情感上的攻击等)较多而被同伴拒绝的儿童。中国学者俞国良、辛自强和罗晓路...

被拒-退缩性儿童

被拒-退缩性儿童(withdrawn-rejected children) 指那些因退缩行为(如孤独、抑郁、焦虑等)较多而被同伴拒绝的儿童。中国学者俞国良、辛自强和罗晓路2000年研究表明,退...

被拒绝儿童

被拒绝儿童(rejected children) 通过同伴提名法进行同伴关系测量而划分的儿童类型。在同伴提名测量中,在班级中不被多数同伴喜欢的儿童。也即SP(正向提名与反向提名之差,即社会喜好...

被控制感

被控制感(feeling of being controlled) 思维障碍的一种。感到自己的思维、情感或行为不受自己的控制,而是受到外力(他人或某种仪器、方法)的影响或控制的症状。常见的有思...

被迫犯罪

被迫犯罪(being forced to commit crime) 犯罪人在受他人威胁和挟制的情形下实施的犯罪。其特点:(1)犯罪人出于心理上的恐惧,受到的威胁往往关系到自已或家属的名誉和安...

被试

被试(subject) 心理学实验或心理测验中接受实验或测试的对象。可产生或显示被观察的心理现象或行为特质。在心理学实验中,分为人和动物两大类。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是正常成人、中学生、小学生...

被试间设计

被试间设计(between-subject design) 亦称“组间设计”、“独立组设计”。实验设计类型。每一组被试仅在一种实验条件下接受实验处理。通过随机分配或匹配的方式将被试分到不同的实...

被试内设计

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 亦称“组内设计”、“重复测量设计”。实验设计类型。将所有被试轮流在各种实验条件下接受实验处理,即将所有被试分配到不同的自变量或自变量...

被试取样

被试取样(subject sampIing) 抽样方式的一种。研究者从样本总体中抽取一小部分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从局部推论总体。如某省小学二年级学生超过百万,要想了解二年级学生对拼音的学习情况,...

本德格式塔测验

本德格式塔测验(Bender Gestalt Test) 即“本德视觉动作完形测验”。

本德视觉动作完形测验

本德视觉动作完形测验(Bender Visual-Motor Gestalt Test) 一译“本德视觉动作格式塔测验”。亦称“本德格式塔测验”、“本德完形测验”。心理测验工具。用于诊断个体知...

本德完形测验

本德完形测验(Bender Gestalt Test) 即“本德视觉动作完形测验”。

本顿视觉保持测验

本顿视觉保持测验(Benton Visual Retention Test,VRT) 单项神经心理测验。美国学者本顿1955年编成。最初用于短时记忆和视觉运动功能评估,后广泛用于脑损伤后视知觉...

本利分析

本利分析(cost-henefit analysis) 适应主义者研究动物行为的一种观点。他们认为动物的行为特征都是在选择压力下适应生存环境形成的。从适应的角度看,每一种行为特征都有两面性:适...

本能

本能(instinct) 有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并通过遗传固定下来的、不学而能的行为和内动倾向。本能行为是通过一系列非条件反射表现出来的刻板的外显行为方式,在同一类族动物中表现各异,如老鼠打洞...

本能的倾向

本能的倾向(instinctive drift) 动物习得行为和本能行为具有同一动机系统时前者向后者慢慢偏斜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布雷兰德1961年提出。他训练浣熊将一枚硬币放入金属容器,可得到...

本能决定论

本能决定论(instinctual determinism) 决定论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认为有机体的一切行为都由本能决定。是具有生物学倾向或受生物学影响的心理学家对行为的一种理解方式。19世纪...

本能链

本能链(instinctive chain) 亦称“本能性行为序列”。多个本能行为交错连锁而成的链。本能行为是物种刻板或固定的动作模式,由一定的释放体引起,如筑巢或求偶等完成行为。在每个本能行...

本能论战

中国心理学工作者关于本能有无及性质的争论。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出国留学生的增多,国外心理学各种流派都相继被介绍到国内来。国内学者通过自己的研究,对于心理学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也发表了一定的见解...

本能模型

本能模型(instinct model) 关于本能动机的理论模型。即行为特异能量的水力系统模型。习性学家洛伦茨1950年提出。他画了一个灌满水的水箱,代表行为特异能量的积聚,并有一闸门控制泄水...

本能训练连锁

本能训练连锁(instinct-training interlockng) 行为特性发展中基因组和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织成先天和获得的因素网络。洛伦茨1937年提出。最初称为“驱力训练连锁”。如...

本尼迪克特

❶莫里斯·本尼迪克特(Moritz Benedikt,1835—1920) 匈牙利裔奥地利神经症学家。生于艾森施塔特(今属奥地利)。曾任维也纳神经症教学治疗总医院主任医生,并任教于维也纳大学。...

本色演员

本色演员(true color actor) 以演员的适应性为标准而划分出的一种演员类型。指那侧重表演和自己性格相近的角色的演员。这类演员创造的每一个形象似乎都是他们自己,可又是一个个鲜明的人...

本神

《黄帝内经·灵枢》篇名。讨论了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等的涵义:“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本生

《吕氏春秋》篇名。宣扬阴阳家以养生为本的学说。认为“人之性寿,物者抇(gǔ,搅乱)之,故不得寿。”因而主张以物养性(指生命),反对“以性养物”;强调“全性之道”在于:声色滋味,“利于性则取之,害...

本生-罗斯科定律

本生-罗斯科定律(Bunsen-Roscoe law) 视觉时间累积定律。光刺激的强度减弱时,可增加光刺激的持续时间加以补偿的现象。如一个持续百万分之一秒的电火花和持续百分之一秒而强度只是电火...

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proprioceptive sensation) 反映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位置状况等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等。其感受器包括内耳前庭系统的感受器(如囊斑、壶腹)、运动觉和皮肤觉系统...

本体运动知觉

本体运动知觉(self-perception of body motion) 运动者对自身运动状态的反映。主要依赖机体的骨骼和肌肉活动引起的肌肉运动觉、平衡觉等本体感觉信息,并综合视觉、听觉、...

本土心理学

本土心理学(indigenous psychology) 根植于各国文化基础的心理学思想或体系的总称。研究某一文化背景中的人类行为和心理的独特性,考察其在某一文化中出现的频率或共同性。是将西方...

本位群体

本位群体(selfish group) 成员具有相近的价值观,追求相似的目标,并为本群体利益能比较一致地、协调地进行工作的群体。其主要特点是小集体意识比较浓厚,本体主义思想严重。是群体由松散、...

本我

本我(id) 亦称“享乐自我”。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术语。该词源于拉丁文id(音译为“伊底”),其本义同英文“it”。人格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其中蕴藏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能行动...

本我本能

本我本能(id instinct)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术语。指性和生殖的本能。参见“自我本能”。

本我焦虑

本我焦虑(id anxiety)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术语。本我是人格动力结构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部分,充满各种本能欲望。它遵循快乐原则,不考虑客观现实而追求直接的即时的满足,以减少紧...

本我-自我

本我-自我(id-ego) 在经典精神分析论中,指使本我和自我从中两相分化的原始单位。在其他精神分析研究中,指一个单个的实体,其相对抗的机能即本我和自我的机能。

本性

《论衡》篇名。东汉王充撰。一篇讨论性习心理思想的文献。继承先秦世硕等人的性“有善有恶”论,并以此为基础,分别考察和评述了孟子、告子、荀子、陆贾、董仲舒、扬雄、刘向等思想家的人性论观点。认为“唯世...

本性是佛

中国佛教禅宗关于人性的基本观点。认为人本来固有的德性就是佛性。禅宗的始祖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等,至五祖弘忍而分为北宗神秀、南宗惠能。中唐后,经惠能弟子神会等人的提倡,南宗成为禅宗正统,在朝野有着...

本族语言

本族语言(native language) 亦称“第一语言”、“主要语言”、“母语”。人在婴幼儿时期通过与同一语言群体中其他成员的接触而正常掌握的第一种语言。是人适应出生和成长环境的文化背景的结果。

苯丙胺

苯丙胺(amphetamine) 中枢神经兴奋药。芳香族胺类。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能突触重摄取机制的阻断剂,最后可使这类递质耗竭。是一种典型的精神兴奋剂或抗抑制剂,能使大脑兴奋,增加精神活动...

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 即“苯丙酮酸尿症”。

苯丙酮酸尿症

苯丙酮酸尿症(phenylketonuria) 一译“苯丙酮尿症”,亦称“弗林格尔病”。遗传性氨基酸代谢障碍疾病。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缺陷引起。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弗林格尔1934年首先报告。...

苯二氮䓬类

苯二氮䓬类(benzodiazepine) 抗焦虑药。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抗癫痫和松弛肌肉等作用。衍生物较多,有利眠宁、安定、安宁和安泰乐等。抗焦虑作用强并且持久,使用安全,毒性小...

笨拙儿童

笨拙儿童(clumsy children) 在操作性技能运动中显示出其年龄阶段不应有的困难的儿童。其困难通常包括:与控制身体技能有关的,如吃饭、穿衣、系鞋带等困难;与教育、认知技能有关的,如书...

逼近实验法

逼近实验法(method of looming experiment) 研究婴儿距离知觉的一种方法。原理为当物体由远至近向个体移动时,个体能够知觉到和物体间的距离在不断缩小,当距离缩小到物体即...

逼真

逼真(verisimilitude) 所描述的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的相似性。古典主义美学的基础,在古希腊时代的美术和艺术活动中提出模仿论,要求艺术品逼真地模仿现实。模仿论的批评者康德、黑格尔、歌...

鼻侧偏盲

鼻侧偏盲(nasal hemianopsia) 视觉障碍。双跟鼻侧视野同时缺损。一种少见的偏盲症状。往往伴有视力障碍。多数从下 1/4象限盲开始,逐渐向上方扩展;也有相反者。可见于天幕下肿瘤,...

鼻囊结构

鼻囊结构(nasal-sac system) 水中哺乳动物的一种复杂发声系统。海狮、海豚或鲸等都有。可使空气回流入肺,同时受其他结构的振动而发出声音。这种声音可被同种动物接收,作为通讯手段;碰...

比德

比附、比拟、比配之意。中国古代关于自然审美的一种观点。即认为自然现象可以表观和象征人们的精神品格。《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表明从欣赏者对某一自然现象的喜爱中,可以窥见其固有的心...

比尔努

比尔努(Albert Burloud,1888—1954) 法国心理学家。生于法国安省的克吕齐亚。里昂大学毕业后取得教师资格,并获文学博士学位。先在中学教授哲学课程。1929年受聘于雷恩文学院...

比尔斯

比尔斯(Clifford Whittingham Beers,1876—1943) 美国精神卫生学家。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自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理学院毕业后,连续三年患严重的躁郁症,遭人歧...

比较

比较(comparison) 思维过程的一种。在思维活动中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和关系。比较与分析和综合密切联系在一起。为进行比较,确定事物之间的异同,需要把事物分解为它们的组成部分或特征,同时也...

比较刺激

比较刺激(comparison stimulus) 亦称“变异刺激”。心理物理学实验中常用的刺激类型。与“标准刺激”相对。用来与标准刺激进行对比的可变化的刺激。通过呈现一系列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

比较发展心理学

比较发展心理学(comparative developmental pychology) 比较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交叉学科。基于人与动物之间存在连续的进化关系,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揭示动物的心理...

比较犯罪学

比较犯罪学(comparative criminology) 犯罪学分支学科。运用比较方法研究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地区的犯罪现象与犯罪学理论,揭示犯罪现象及犯罪理论的一般规律和不同表现、特点的学...

比较方法

比较方法(comparative method) 心理学研究方法。在比较心理学,常用于研究某一物种特有的行为演化途径。如对动物学习能力和感知觉特点、动物个体行为的发育问题等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

比较管理

比较管理(comparative managment) 管理科学中的一种管理研究形式。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各国工业化过程中的历史经验,各种管理方法、原理在各国的适应程度,不同国家地区的政治、...

比较判断定律

比较判断定律(Iaw of comparative judgment) 心理物理学定律。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提出其基本方程:\(P_{ji}=F(\frac{{r_j}-{r_i}}{\sqrt...

比较认知学

比较认知学(comparative cognition) 比较心理学的组成部分。研究动物有机体的智能(指介于经验和行为之间的认知结构、过程、技能和表征的运作等)。把动物看作是有智力的信息加工器...

比较神经学

比较神经学(comparative neurology) 神经科学中较为传统的分支学科。着眼于研究脑解剖学和神经细胞形态学的种属进化过程,联系某些典型的行为与生理功能的进化,研究其与脑结构形态...

比较生理心理学

比较生理心理学(comparative 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借助实验手段比较研究不同动物的生理、行为和心理现象规律的学科。关于大脑生理过程的早期知识主要来自对脑...

比较习性学

比较习性学(comparative ethology) 习性学分支学科。由习性学之父洛伦茨和廷伯根分别于1950年和1951年提出。与行为主义及人类心理学不同,总是把对各种物种的比较放在最重要...

比较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comparative psychology) 心理学分支学科。亦可归入实验心理学。在达尔文演化思想指导下,在美国发展起来。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智能及其心理现象发生和...

比较性组织者

比较性组织者(comparative organizer) 先行组织者类型。当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既不完全陌生又不太清晰,容易引起新旧知识的混淆时,可用于比较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异同点,...

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comparative study) 比较心理学研究动物行为的基本方法。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物种之间的行为进行比较分析,探索和阐明动物在长期适应环境过程中行为的进化历程。也是现代习性学和...

比例标准误

比例标准误(standard error of proportion) 样本比例数分布的标准差。用样本的比例数估计总体比例的可信度的指标。若总体的比例为\(\pi\),样本比例为\(p\),且...

比率量表

比率量表(ratio scale) 一译“等比量表”,亦称“绝对量表”。用比率的观念表示数量间关系的量表。能明确地表示所测对象之间的数量关系。量表上既有等距的单位,又有绝对的零点。通过比率量表...

比率智商

比率智商(ratio IQ) 智商的种形式。表征个体智力发展相对水平的一种指标。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首次采用。计算公式为\(IQ=\frac{MA}{CA}\times 100\%\),式中\...

比内

比内(Alfred Binet,1857—1911) 一译“比纳”。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智力测验的创始人。生于法国尼斯一医生家庭。1878年获巴黎圣路易斯公学法学学位。1890年获自然科学学士学...

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比内-西蒙智力量表(Binet-Simon Intelligence Scale) 亦称“比内量表”。心理测验工具。用于筛选不适应正常班级教学的儿童。第一个标准化的心理测验量表法国实验心理学家...

比内量表

比内量表(Binet Scale) 即“比内-西蒙智力量表”。

比内实验室

比内实验室(Binet Laboratory) 法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博尼斯1889年在索邦大学创建。1894年比内任主任,研究个体差异问题。1895年比内倡导创办法国第一...

比赛战略模式

比赛战略模式(competitional strategy model) 依据竞赛双方实力阵势、临战心态制定的战略系列程式。有敌强我弱阵势、敌弱我强阵势、敌我势均力敌阵势等几种。竞赛双方的赛前...

比特

比特(binary digit,bit) 信息单位。在需要作出不同选择的情况下把备选的刺激数量减少一半所必需的信息。即信号的信息量(比特数)等于信号刺激量以2为底数的对数值。L. 哈特莱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