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暗示

暗示(suggestion)

社会影响的一种形式。通过某种手段使人不自觉地接受某种观点、信念、态度或行为模式的影响,从而在心理状态或行为上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其特点是无需实施者说理论证,而只是动机的直接移植;接受者则不进行分析、批判,只是盲从、附会。这种过程可由人施授,也可由环境施授。在由人施授时,可采用言语的或非言语的形式。有关解释尚不统一。巴甫洛夫认为,这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反射;别赫捷列夫认为,这是人固有的、正常的心理特性;康克莱认为,这是不加批判地接受某种认识的作用,是一种信仰或准备动作的态度。按目的性,可分为自然暗示和有意暗示;按作用效果,可分为积极暗示和消极暗示;按方式,可分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具体手段有言语、文字、表情、手势、物体、情境等。既可在觉醒状态下进行,也可在催眠状态下实施。暗示最早用于宗教仪式和医学的催眠治疗,其后常大量运用于商业广告、文艺宣传、政治鼓动等方面。在社会环境中,个人或群体在人际交往时,以身体语言、物理环境等方式也可产生社会暗示,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有的可以发挥潜移默化、持久不衰的作用。暗示者的性别、年龄、人格特征、地位、权力、知识经验和受暗示者的关系等因素直接影响暗示的效果,决定受暗示性的高低。在诗、文、绘画、雕塑、建筑、电影、电视、文学艺术等方面,象征主义的本质因素便是暗示。作者往往运用“远取譬”、“暗借喻”的手法,把一般人认为毫无联系的人、事、物放在一起,使人感到突然、新奇,继而逐渐发现象征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受到暗示与启发,激起情感和心灵的共鸣,引发某些心理状态和意味无穷的乐趣。暗示的完美运用就成为象征。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的“直说即破坏,暗示才是创造”一语道破暗示在文艺创作中的特别作用。此外在电影、电视中,还可通过声、光、色、节奏和时、空的变化等手段进行暗示,使影视更富于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