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搜索结果
共找到了879个结果
心理学
计算机
心理学大辞典
所有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常用心理评估量表
本书由戴晓阳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其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MediaWiki教程
Linux教程
心理學名詞-兩岸心理學名詞
中国大百科全书
所有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参考使用。
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
本书内容均源自互联网,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
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
本书为第一版,由中国心理学会编著,部分内容可能已过时。所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世界卫生组织精神与行为障碍类别目录(ICD-10)
心理治疗规范(2013版)
为加强医疗机构心理治疗的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办法》《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医疗机构临床心理科门诊基本标准(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规范。
精神障碍治疗指导原则
所有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心理测验管理条例
心理测验是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革,心理测验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并已广泛应用到教育、医疗、卫生、军事、人事、经济、管理等多个领域。但正是心理测验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大量良莠不齐的心理测验工具,特别是由于个别心理测验工具的研发者,缺乏应有的心理测量的相关知识和必备的理论基础,以致所编制的测验不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基本要求,导致社会对心理测验的误解,阻碍了心理测验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受中国心理学会委托,借鉴国外成熟的测验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所制定的《心...
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
临床神经认识及社会功能评估手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管理培训游戏大全
SPSS教程
A
B
第3章 一般心理健康与行为问题量表
第1章 心理量表概论
第2章 人格评估量表
第4章 应激及相关行为量表
第5章 精神病学临床量表
第一章 关于MediaWiki
附录:Linux命令大全
A
单元一 环境适应篇
适应是个体积极改变自己生存的环境或者改变自己原有的状态,以获得所需的间接满足的过程。适应能力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己的必备素质。周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人们必须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才能适应这种变化。“物竞天演,适者生存”,这是一条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能面对现实并以积极的态度适应环境,情绪稳定、乐观,能保持良好的心境,这是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刚从初中升入高一的新生,他们所遇到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适应陌生的环境。此时,他们在心理上正处于脱离父母扶持的时期,有不少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心理上的断乳...
单元二 沟通交往篇
愉快、广泛和深刻的心理交往有助于个性发展与健康。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个人往往就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如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发现,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危机都与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 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沟通是第一步。按照通俗的讲法,好的沟通能力代表着良好的人缘。只有与其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你才能了解周围人的性格品德,才能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至于经常碰壁,善于与其他人相处。曾看过这样的一篇文章:有一对父子闹矛盾,...
单元三 竞争合作篇
竞争,是个体或团体建立的一种压倒对方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个人或团体为了取得好成绩而与别人展开竞争。通过竞争能提高热情,激发潜能,增强实现目标的内驱力。竞争获胜会使人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进一步增强信心。 合作,是为共同目的且有两个及以上个体或团体共同完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以期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通过合作互助能使人人体验到团队精神的心理效应,能使合作双方得到更多好处。 竞争与合作,历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两大基础,也是个人成长与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
单元四 自我意识篇
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态度。通过实践活动,人们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并且也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关系。自我意识不是个别心理机能的显现,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完整的内在结构。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个性形成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人的兴趣、能力、性格、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无不受到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初期,是从幼稚期向成熟期发展的过渡时期,也是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稳定,因而自我意识呈现出两重性特点:独立...
单元五 创新实践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国教育正在进行着一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变革。所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是要大胆创新、破旧立新,并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超越自己、超越前人、超越他人的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产品等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有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必然是一个自尊、自立、自主、自强的人,也必然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独立人格的人,一个没有独立人格的人,必然要迷信权威,人云亦云...
单元六 意志责任篇
心理学认为: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和执行的心理过程。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成长为坚强、独立、自制、有韧劲的人,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蹴而就,都需要耐心与始终如一的努力。一个坏毛病的改正,一个学习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处理好与某同学的交往,以及养成从未有过的一个好习惯,都离不开坚强的意志品质。逃避、倒退、怯懦是坚强意志的对立面。只有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才能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之旅,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他们在体...
单元七 学习管理篇
学习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学习的效果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是每个中学生都关心的话题。 时间管理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学生往往不能科学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时间而浪费了许多精力。实际上,只要加以训练,有效地利用时间是一种人人都可以掌握的技巧。 学习中不仅要吸收前人的知识,也要敢于怀疑,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思维定势,而不是墨守成规。不仅如此,学习还要讲究学习策略,学习过程中还要学会与人分享交流,善于吸收他人的智慧,这样不仅有助于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谐,还让人的视野更开阔,学习的效果更持久深刻。...
单元八 心灵成长篇
生命的成长时间有限,心灵的成长空间和深度无限。成长是一个过程,每一个人的心灵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在学着逐渐去认知、洞察、感受、体验、感悟生命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心灵的困惑和彷徨,少不了无助和迷茫,当我们在强调要珍惜生命的时候,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尤应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既要引导他们具有健康的、坚强的心理品质,也要防止他们稚嫩的心灵因为“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真正全面地健康成长。 通过前面多个篇章的游戏活动,相信学生对自己会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他们的许多心理品质或多或少会发生一些微...
第6章 家庭与人际关系量表
第7章 生活质量与满意度量表
阿贝尔逊
阿贝尔逊(Robert Paul Abelson,1928—2005)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生于美国纽约。 1950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53年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50—1952年为普林斯顿大学心理测量学会高级会员。1952年任教于耶鲁大学,1963年任教授。为美国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后任尤金·希金斯心理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五六十年代后,受海德认知平衡理论传统的影响,与罗森伯格共同提出态度改变的情感-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当个体对某一特定对象形成肯定或否定的稳定的情感反应倾向时,就会相应...
阿德勒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立者,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被称为“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895年于维也纳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做过眼科和内科医生,1900年前后,其主要兴趣转向精神病学。1902年撰写捍卫弗洛伊德《释梦》的论文,受到弗洛伊德的赏识,并被邀请参加精神分析学会。1910年任该学会主席。后因不赞同弗洛伊德的性决定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使弗洛伊德无法容忍,一年后即退出该学会,并与其追随者共同创建个体心理...
阿德勒疗法
阿德勒疗法(Adlerian therapy) 亦称“阿德勒心理疗法”。阿德勒理论指导下的心理治疗方法。阿德勒创立。后经其追随者进一步发展,成为依据个体心理学原理设计的治疗理论和程序。阿德勒认为,追求优越是人类动机的核心,而如何追求优越则取决于个人独特的生活风格。健康人的生活风格能够发展完善的社会兴趣,而不健康人的错误生活风格则缺乏这种社会兴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在四五岁时就定型了,其形成主要取决于家庭氛围。治疗的实质在于通过对出生次序、最初记忆、梦等的分析,使患者意识到自己缺乏合作的能力,并使其相信其问题的根源在...
阿德勒心理疗法
阿德勒心理疗法(Adlerian psychotherapy) 即“阿德勒疗法”。
阿多诺
阿多诺(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1903-1969) 德裔美籍哲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和音乐理论家。生于德国法兰克福。1931年向法兰克福大学提交评论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论文后,任该校讲师。纳粹上台前夕,先赴英国,后移居美国。主要致力于社会心理学研究。1938—1941年任职于纽约社会研究学院。1941—1948年任普林斯顿拉杜克研究项目主任。1936年与马尔库塞合作发表关于家庭和权威的文章。后又与人合作探讨法西斯主义和独裁主义的人格的课题,1950年出版《独裁主义的人格》。同年返回法...
阿尔比
阿尔比(George W. Albee,1921-2006 ) 美国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中生物模式的倡导者。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圣马里斯。1943年毕业于科瑟尼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部精神病研究所和诊所从事两年临床研究,并于匹兹堡大学通过研究生学位论文。后赴华盛顿任美国心理学会助理行政秘书。1953—1954年以富布赖特基金委派教授的身份赴芬兰工作一年。1954—1970年任美国西部里瑟夫大学临床培训课程班的主任。1963年任俄亥俄州心理学会主席,在其题为“心理学独立宣言”的就职演说中,提出建立心理学中心和专...
阿尔采姆病
阿尔采姆病(Alzheimer's disease) 痴呆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脑变疾病。阿尔采姆1907年首先报告。主要临床表现为痴呆综合征。早期以记忆障碍为突出症状,逐渐出现抽象思维活动减退、理解困难、幻觉、妄想、刻板言动等精神症状。患者有弥漫性脑萎缩、脑沟增宽、脑室扩大。组织病理学改变除额、颞皮层细胞大量死亡脱失外,尚有细胞外老年斑或轴突斑、细胞内神经元纤维缠结和颗粒空泡变性“三联”病理变化。本病发病的平均年龄为56岁,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史。
阿尔法体验
阿尔法体验(alpha experience) 一译“α体验”。被试脑中出现α波时的主观感受。在增加脑电α波的实验研究中,许多被试报告说,他们进入了一种愉快的、松弛的安静状态,一种失去了身体和时间知觉的状态,一种思想和自我均空乏的状态,一种普遍的心理平衡状态。被试还报告说,当处于这种状态时,对外界事物想得很少.很少想到实验是怎样进行的,也很少想到自己在做什么。最初,一些研究者认为.该体验与被试脑电α波的多少有关。后来的研究证明,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研究者们又进一步查明,α体验与一定的社会心理变量(如暗示、期望和...
阿尔捷莫夫
阿尔捷莫夫(Владимир Алексеевич Артемов,1897—1982) 苏联心理学家。1918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历史文学系。1921年起在莫斯科大学心理研究所任科尔尼洛夫的助手。1925年获副博士学位。1934年起在莫斯科第一外语师范学院建立并领导心理学教研室,直至退休。1940年获博士学位。曾任苏联心理学会理事。主要致力于普通心理学、言语心理学、外语教学心理学以及实验语音学(包括言语的发音、知觉和理解)的研究。著有《知觉心理学》(1945)、《心理学概论》(1954)、《实验语音学》(1956...
阿尔克莽
阿尔克莽(Alcmaeon of Croton,约前500年) 古希腊医生,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先驱。生于意大利南部的克罗顿。继承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并带有神秘主义思想倾向。据称是第一个对人体进行解剖者。其对感觉功能的观察以其外科手术为依据,认为感觉是一切认识活动的起点,发现大脑两半球“有两条狭窄的通道通向眼窝”,肯定眼睛与大脑之间的联系。脑给人传递听觉、视觉、嗅觉,这些感觉进而产生记忆和心象,在此牢固的基础上产生同样牢固的知识。还提出大脑是灵魂器官的观点,认为大脑负责接受感觉印象,是思维的基地和有机体生命点的中心...
阿芬那留斯
阿芬那留斯(Richard Heinrich Ludwig Avenarius,1843—1896) 德国哲学家,经验批判论创始人之一,主观唯心论者。生于法国巴黎。1876年于莱比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一年。1877—1896任教于瑞士苏黎世大学。认为世界上存在一种依存于意识的C系统,它似乎与中枢神经系统同义,或者说原则上是同格的,但又似乎超越中枢神经系统,是心理的本质。对刺激与经验的关系,认为经验完全依存于C系统,C系统总是组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之间变化,故生命的系列总是既依存于亦独立于C系统。其思想...
阿赫
阿赫(Narziss Kaspar Ach,1871—1946) 德国心理学家,符兹堡学派的代表人物。生于德国巴伐利亚的厄默肖森。1895年于符兹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02年在G.E.缪勒指导下获哥廷根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先后任教于哥廷根大学、马堡大学、柏林大学、哥尼斯堡大学。1905年在思维与动作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人意识不到的定势“决定倾向”,认为这种倾向与意义关系密切,对意义的意识完全可以由无意识的作用来实现,这可能是对关系的意识。这些发现均在关于无意象思维的实验中获得,为无意象思维增添内容和说服力,...
阿克曼
阿克曼(Nathan Ackerman,1908—1971) 美国心理学家,家庭治疗先驱之一。20世纪30年代作为儿童精神分析家,将家庭视为社会性和情绪性的单位进行研究。40年代运用成套技术干预患病儿童及其家庭。1958年出版《家庭生活的心理动力学》,成为家庭治疗领域的第一本专著。稍后,创建家庭研究所,即阿克曼家庭治疗研究所。认为家庭治疗的目的是通过改变交流模式,向家庭提供再教育和重新组织的机会,并通过化解病源性的冲突,向家庭提供一条诱导变化和成长的途径;治疗者的功能主要是起催化剂作用,进入家庭生存空间,搅乱交互...
阿蒙氏角
阿蒙氏角(Ammon’s horn) 海马结构的主要部分。沿海马裂卷进侧脑室颞角底的古皮质脑回。形似海马。贴衬脑室的那面为深层,由出入海马的有髓纤维组成.叫室床,聚为海马伞及穹窿。其细胞构筑,由表及里分为分子层、锥体细胞层和多形层。主要细胞为大锥体细胞。基于构筑上的差别,可再分为CAl、CA2、CA3和CA4四区。CA4区与齿状回最邻近,并与齿状回部分融合。CAl区邻近下托。接受来自齿状回、内嗅区隔区、下丘脑、中缝核等处的纤维。由锥体细胞发出纤维.经穹窿至隔区。机能广泛,与记忆有关。边缘系统结构与情绪反应有关。
阿米替林
阿米替林(amitriptyline) 抗抑郁药。其作用与丙咪嗪相似,但毒性和副作用比丙咪嗪明显减少。抗抑郁作用较丙眯嗪快而且强。可用于各种抑郁症患者及处于抑郁状态的人。
阿尼玛
阿尼玛(anima) 一译“女性意象”、“阴性基质”。荣格集体潜意识理论主要原型。与“阿尼姆斯”相对。“anima”原意为“灵魂”。在荣格早期著作中,指人的内心世界,人与其潜意识有密切联系的层面。在荣格后期著作中,指男性人格中的女性原型或原始意象,它使男性具有女性的特质。从生理遗传上看,由性染色体和性腺决定,从心理遗传看,是男女在千万年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形成,并通过遗传而固定下来。其内容取决于原始意象与男人同现实生活中的女人.特别是同母亲在一起的经验的相互结合。其功能在于为男性提供女性特征,为男性提供一个与女性...
阿纳斯塔西
阿纳斯塔西(Anne Anastasi,1908—2001) 女。美国差异心理学家。生于美国纽约。1928年干巴纳德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30年于哥伦比亚夫学获博士学位。早先的兴趣在数学,后深受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课程和许多知名心理学家的影响,相信数学与心理学可结合起来,并坚信心理学是一门客观科学的定向。曾任教于巴纳德学院、女王学院和福特哈姆大学。1939年任纽约奎恩斯学院心理学系主任。1949年任福特亨大学教授。1972年成为美国心理学会首任女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因素分析与特性、测验建构问题,参照个人和群体差...
阿尼姆斯
阿尼姆斯(animus) 一译“男性意象”、“阳性基质”。荣格集体潜意识理论主要原型。与“阿尼玛”相对。指女性人格中的男性原型,使女性具有男性的特质。其内容取决于原始意象与女性同现实生活中的男人,特别是同父亲长期交往的经验的相互结合。其功能在于为女性提供男性特征,为女性提供一种与男性交往的参照系。因人格面具的作用(即社会要求女性必须女性化)而被压抑在集体潜意识里,但总以各种潜意识的方式投射到男性身上。女性通过其先在的阿尼姆斯而理解男性。阿尼姆斯可为女性提供一个理想化的男性形象。若阿尼姆斯过分膨胀或压抑会导致女性角...
阿诺兴
阿诺兴(Пётр Кузьми́ч Ано́хин,1898—1974) 苏联生理学家、生理心理学家。苏联科学院和医学科学院院士。曾任苏联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神经心理生理学基础研究室学术顾问。主要研究机能系统的生理机制和特性问题。与巴甫洛夫不同,不是把强化理解为非条件刺激物作用的效应,而认为是来自反应本身的内导信号,这种内导信号能证明反应的适合性和不适合性(返回内导作用)。借助于把返回内导作用同行动的最终结果的映象加以对比的机制,形成对现实的超前反应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1935年提出机能系统理论。该理论被视为巴甫洛...
阿片样物质
阿片样物质(opioid) 一译“类鸦片”,生物碱。能引起精神欣快,具有镇痛效应。类别很多.性质各异。既可从天然植物和哺乳动物的脑及其他组织中提取,也可以人工合成。临床上主要用于缓解慢性疼痛,且多用于手术后恢复期病人和晚期癌症病人的镇痛。这类药物滥用可引起呼吸抑制,过量服用可由于呼吸麻痹而致死。若长期服用,可成瘾,引起耐药性。成瘾后,身体和心理产生依赖性,若停药,可出现戒断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