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延迟满足量表(ODGS)
概述
职业延迟满足(occupational delay of gratification)指个体在其职业领域中,为了在未来获得更多的回报,或达到更高的职业目标,而甘愿放弃眼前相对较小利益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或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控制和克服困难、努力实现长远目标的能力,它是一种职业成熟的表现。
职业延迟满足量表(occupational delay of gratificationscale,ODGS)由梁海霞和戴晓阳于2008年编制,该量表在参考以往延迟满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延迟满足的操作性定义,通过整合延迟满足的2个经典实验研究范式——自我延迟范式和礼物延迟范式,建构了职业延迟满足的理论维度。
该量表理论结构包括职业延迟满足过程和延迟满足特质两大部分:
其中职业延迟满足过程又可分为,延迟选择和延迟维持2个阶段,
延迟满足特质也包含,延迟信念和延迟行为2个方面的内容。
内容及实施方法
职业延迟满足量表是自评量表,包括职业延迟满足过程和延迟满足特质2个分量表,前者包括延迟选择和延迟维持2个维度,后者包括延迟信念和延迟行为2个维度,共24个条目。
采用迫选法,选择延迟满足选项记1分,选择及时满足选项记0分。
测量学指标
正式样本
为职业性质和地区各不相同的工作者550例,兼顾职位的高、中、低,性别构成比以及婚姻、学历等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的众多人口学变量的均衡。各条目通俗度介于0.47到0.92,鉴别指数均在0.30以上。
职业延迟满足过程分量表和延迟满足特质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787和0.610,全量表为0.809。
采用皮尔逊积差相关方法计算间隔2周后的重测信度,职业延迟满足过程分量表、延迟满足特质分量表和全量表重测信度分别为0.655,0.982和0.971,P值均小于0.01。
结构效度方面
对2个分量表的条目分别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职业延迟满足过程分量表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有2个,与假设的二因子模型相吻合;延迟满足特质分量表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也有2个,也与假设的二因子模型相吻合。
效标效度方面
编制者对正式施测的550例样本同时施测张静红和戴晓阳2008年3月修订的通用延迟满足量表,结果表明,总量表与通用延迟满足量表的总分相关为0.456(P≤0.01);职业延迟满足过程量表和延迟满足特质量表两个分量表与其相关分别为0.268(P≤0.05)和0.457(P≤0.01)。
实证效度方面
采用对被试工作绩效的定量评估结果作为效标来加以验证。
结果显示,职业延迟满足量表与工作绩效的评估结果的相关达到0.819(P≤0.01),具有良好的实证效度。
结果分析与应用情况
各条目标准答案如下(记1分):
1.A |
5.B |
9.B |
13.B |
17.A |
21.B |
2.B |
6.B |
10.B |
14.A |
18.A |
22.A |
3.A |
7.A |
11.B |
15.B |
19.B |
23.A |
4.A |
8.B |
12.B |
16.A |
20.B |
24.A |
职业延迟满足过程分量表:包括1、2、5、9、12、13、15、16、18、20、21、22、23,共13个条目,反映被试在职业领域的延迟满足能力。
延迟满足特质分量表:包括3、4、6、7、8、10、11、14、17、19、24,共11个条目,反映被试一般的延迟满足特征。
所有24个条目得分之和即为该量表的总分,反映了被测者职业延迟满足的总体状况。
在具体运用时,使用者可以同时用2个分量表来测量被试的职业延迟满足能力,也可针对具体情况分别选用。
由于该量表刚完成编制工作,实际应用效果尚有待后续研究证实。
(梁海霞,戴晓阳)
参考文献
[1]Bembenutty H, Karabenick SA. Inherent Association Between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and Self-Regulated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2004,16(1):35-57
[2]Bembenutty H. Sustaining motivation and academicgoals:The role of academic delay of gratification.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9,11(3):233-257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