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六、独处行为量表

概述

独处是人类常见的一种行为,但引起这种行为的动机可能不尽相同。人格心理学家Burger对喜欢独处的人有过这样的描述:他也许是个内向的人,独处只是他的天性;也许他有社交恐惧,因此在可能的时候他会选择逃避社会接触以减轻焦虑;他是个孤独型的人,由于缺乏一些基本的社会技巧,与人交往和发展人际关系存在困难所以选择了独处;马斯洛的理论则提供了另外一种解释,很可能他不是一个内向者,没有社会性焦虑,也不是一个孤独型的人,这种独处的偏好既反映了他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为其成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由此可见,外显行为表现为“独处”的个体其内在的动机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戴晓阳、陈小莉等人总结了前人有关独处的研究以及相关的理论,认为独处是一种内在的人格特征,它是个体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处于一种与他人没有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状态,并且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积极独处(positivesolitude)这一概念——积极独处是一种人格特征,指个体在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同时,也喜欢为自己保留一些时间独处的行为倾向。积极独处代表了马斯洛所提出的自我实现者的独处心理特征。

他们认为独处行为至少可以包括4种由不同原因或动机所导致的行为类型,它们分别是积极独处、孤解(seclusiveness)、社交回避(socialavoidance)和孤独(loneliness)。这些独处行为对于个体的心理学意义显然是不同的,积极独处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后三者多数时候可能反映了个体心理特征的消极方面。

内容及实施方法

独处行为量表包括积极独处、孤解、社交回避和孤独4个独立分量表,用于测量和评估不同独处行为的内在动机和需要,其操作性定义如下。

积极独处是一种人格特征或心理品质,指个体在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的同时也喜欢为自己保留一些时间独处。通常这类人选择“独处”时伴有一些积极的目标或情感体验,比如独处的时间能帮助个体更好地利用时间、自我反省、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创造力等。个体的“独处行为”通常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主动选择并且伴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孤解也是一种人格特征或心理品质,具有明显这种特征的个体常不能与他人保持正常的关系,倾向于离群索居。通常他们喜欢独自一人待着,他们的独处行为既可能是个体主动选择,也可能是被动的。但他们的“独处行为”常不具有明确的日的,也不一定伴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社交回避是指个体害怕或恐惧社交的场合,社交焦虑是导致社交回避的原因,为了暂时减轻这种焦虑而选择回避进人社交情境,他们宁可自已独自待着。个体选择独处常常是被动的,其体验是消极的。

孤独感是一种主观的感受。Perlman和Peplau认为,孤独感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不足时的不快乐体验,包括社会关系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低下。这类人并非主动选择独处,独处对其来说是一种消极的心理体验。

独处行为量表共有34个条日,采用里克特5级评分法(1=非常不同意,2=有些不同意,3=不确定,4=有些同意,5=非常同意)。

测量学指标

学生样本包括大学生和高中生两个样本。大学生样本来自深圳某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根据男女、专业及年级平衡等要求进行整班集体施测,当场回收问卷。其中男289人,女240人,不详5人。普通高中生样本来自深圳市某中学,年龄14-18岁,其中男114人,女138人;高一99人,高二72人,高三81人。整班集体施测,当场回收问卷。

项目分析结果表明独处行为量表绝大部分条目的鉴别指数在0.3以上,仅两个条目在0.25~0.30,平均鉴别指数为0.413:平均题总净相关为0.522。

内部一致性采用Cronbacha系数方法分别对大学生和高中生两个样本进行评价,4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均在0.75以上。另对30例大学生间隔4周进行重测,重测信度系数在0.654(积极独处)~0.760(社交回避)。

效度研究包括结构效度和实证效度研究。

1.结构效度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对大学生样本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主轴因子法抽取因子,因考虑到因子之间存在相关,采用Promax斜交旋转法对初始因子进行转轴。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5个,但碎石图结果表明在第4个因子处形成明显的拐点,因此抽取4个因子是比较适合的。结果显示,4个因子累计可以解释总体变异的44.25%。除了3个条目的因子负荷在0.3水平外,其余条目的因子负荷在0.4~0.7,条目没有跨因子负荷的现象。

x12g=Jp0816=x*马幸事中婴华图出自由度比为1.79,RMSEA=0.055,NFI=0.87,NNFI=0.93,CFI=0.94,结果表明独处行为量表的结构在高中学生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对心理学系42名本科生同时还实施了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独处行为量表中的孤解分量表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分量表呈低度正相关(0.318/0.368);社交回避分量表与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分量表的相关性分别为0.577和0.821;孤独分量表则与社交苦恼分量表的相关性为0.348,与UCLA孤独量表的相关性为0.526.积极独处与以上两个量表的相关均不显著。

采用独处行为量表和简易自我实现量表对278名大学生施测,结果显示积极独处与自我实现总分呈正相关(r=0.36);而其他3个分量表与自我实现总分均呈负相关(r值为-0.335~-0.431)。

2.实证效度研究一为高层管理人员、优秀学生和普通学生的比较。高层管理人员样本包括55名企业、研究所、医院、大中学和公务员系统的管理人员;优秀学生样本来自某大学获得高等级奖励的学生;普通学生样本从前面534名学生样本中经过二次随机抽样获得。结果显示:高层管理人员在积极独处分量表的得分显著高于优秀大学生组,后者又显著高于普通学生组;在孤解分量表上的得分则恰怡相反;而在社交回避和孤独分量表的得分上,高层管理人员组均显著高于优秀学生和普通学生组。

研究二采取了精神分裂症病人和与其相配的普通正常人样本。病人样本为55名深圳市某精神病医院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年龄20-55岁,其中男31人,女24人。病人人组标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诊断标准(CCMD-3)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且均处于康复期,具备一定的自知力,能够在研究者的指导下自主完成量表。正常人样本来自深圳市某工厂中抽取的55名对象,其年龄分布也是从20-55岁,性别比例与病人组相等。

结果显示普通人群在积极独处维度的得分高于病人组,而病人在孤解和孤独两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普通人群,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结果分析与应用情况】

首先将项目5和29反向计分,然后计算出四个分量表各自得分。

1.积极独处分量表包括1、9、10、12、18、19、20、30、31、32,共10题。

2.孤件分量表包括3、4、11、13、14、16、17、24、25,共9题。

3.社交焦虑分量表包括2、5、6、27、28、29、34,共7题。

4.孤独分量表包括6、7、8、15、21、22、23、33,共8题。

大学生样本(N=534)各分量表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积极独处39.27土6.02,孤解16.86±6.39,社交回避18.74±5.23,孤独21.59±6.42。

戴晓阳和刘佳培研究了高中学生的依恋类型与独处行为的关系,他们发现安全依恋类型学生表现为积极独处得分最高,而其他3个独处分量表的得分均较低;冷漠型(轻视型)依恋者在孤解分量表上得分最高;害怕型依恋者在社交回避分量表的得分最高;专注型依恋者在孤独分量表得分最高,而在积极独处分量表得分最低。

鲍莉和戴晓阳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研究了积极独处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结果显示积极独处得分对高考语文、数学和英语成绩都有正向预测作用,社交回避对数学成绩也有正向预测作用,而孤解对英语成绩有负向预测作用。

(陈小莉 戴晓阳 鲍莉)

参考文献

[1](美)伯格。人格心理学.6版。陈会昌,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233254

[2]戴晓阳,陈小莉,余洁琼。积极独处及其心理学意义,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6):830833

[3]陈小莉,戴晓阳。独处行为量表的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1):1-4

[4]戴晓阳,刘佳培。高中依恋类型与独处行为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2):222224

[5]鲍莉,戴晓阳。积极独处对学生高考成绩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4):562-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