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
【概述】
心理应激是一个人在察觉到或认识到自己正面对着至关重要而又难以应对的环境要求时,产生的一种倾向于通过各式各样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而表现出来的心身紧张状态。
生活应激是心理应激的主要方面。最近几十年,随着社会变革和生产力的发展,心理应激问题及其对人的消极影响已经变得日益突出。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青少年生活应激量表,但有的量表条目过少,难以全面覆盖青少年常见的生活应激源;有的量表未区分事件的性质;此外,国内的青少年生活应激量表所列项目均以重大或急性生活事件为主,较少考虑青少年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琐事、困扰,而国外一些研究表明,日常琐事的累积效应对人的心身健康造成的损害并不亚于重大生活事件。
因而,梁宝勇、黄盈和马丽莉于2002年编制了这个适用于中学生的生活应激量表。
【内容及实施方法】
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是一个自评量表,共57个条目。按事件性质可分为学习、生活与社交、家庭和发展4个分量表;此外,还根据事件的发生频度、持续性与重要性,分成生活事件与琐事2个分量表。
记分方法参考了杨德森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的记分方法,分为事情性质、心理影响程度、心理影响持续时间3个方面。
- 在性质一栏中,分为好事、坏事、中性事。
- 心理影响程度分为无影响、轻度、中度、重度、极重5个等级,分别记0、1、2、3、4分;
- 影响持续时间分为3个月内、半年内、1年内、1年以上4个等级,分别记1、2、3、4分。
某事件刺激量=该事件影响程度分×该事件持续时间分。
评分时除了生活应激总分外,还分别计出好事、坏事、中性事分量表分,学习、生活、家庭、发展及生活事件与琐事分量表分,以备不同研究之需。
分量表分数=该量表项目分数之和除以该量表项目数。
【测量学指标】
正式样本选取了天津市内4个区6所中学初一至高三6个年级的学生948名,其中男生占48%,女生占52%。年龄15.07±1.9岁。
生活应激各分量表与总量表均有较高的相关(表4-1)。选取87名学生间隔2周重测,量表总分的重测信度为0.90(P<0.01),且各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均较高(表4-2)。总量表的Cronbach \(\alpha\)系数为0.86,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
表4-1生活应激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
学习 |
生活与社交 |
家庭 |
发展 |
好事 |
坏事 |
中性事 |
生活事件 |
日常琐事 |
|
生活应激总分 |
0.81 |
0.88 |
0.66 |
0.60 |
0.58 |
0.93 |
0.62 |
0.94 |
0.89 |
注:p值均<0.01 |
表4-2 中学生生活应激量表重测信度
生活应激量表 |
重测相关系数 |
生活应激量表 |
重测相关系数 |
生活应激总分 |
0.90 |
好事 |
0.77 |
学习 |
0.86 |
中性事 |
0.46 |
发展 |
0.85 |
坏事 |
0.94 |
生活与社交 |
0.85 |
生活事件 |
0.82 |
家庭 |
0.76 |
琐事 |
0.84 |
注:P值均<0.01 |
效标效度方面,以江光荣编制的生活事件检查表为效标,两量表总分的相关值为0.70(P<0.01,n=58),说明两量表测量结果较一致;
与困扰症状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60(P<0.01)。另外,生活应激总分与SCL-90总均分相关为0.71(P<0.01,n=87)。SCL-90与好事、坏事、中性事的相关分别为0.32,0.72和0.32(均P<0.01)。与Spielberger的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STAI)中状态焦虑分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50(P<0.01,n=87)。
【结果分析与应用情况】
1. 学习分量表 包括第1~3、9、11、24~30题共12项。
2. 生活与社交分量表 包括第4~8、10、12~23、31~39、56、57题共29项。
3. 家庭分量表 包括第40~49题共10项。
4. 发展分量表 包括第51~55题共6项。
5. 生活事件分量表 包括第1、3~12、16、17、20~22、29、30、32、33、35、36、38、39、42~46、48~53、56、57题共37项。
6. 琐事分量表 包括第2、14、15、18、19、23~27、28、31、34、37、40、41、47、54、55题共19项。
本研究以常模人群的主观评分为依据,为量表的客观评分法制定了初、高中及不同性别的常模(表4-3)。
常模组由天津市内4个区(河西、河东、红桥、南开)6所中学初一至高三6个年级的学生组成,其中市重点校2所,区重点1所,普通校3所。每所学校随机抽取几个班,每班整群取样。每个年级都包括市重点、区重点、普通校的学生。共调查了948名学生,统计中剔除无效问卷38份,问卷有效率达到96%。
本量表借用Holmes和Rahe的生活变化单位(LCU)来表示各生活事件和琐事的致应激作用的大小,计算方法是:用每一项全样本得分的平均数乘以10取整。表中最左边的一栏从1~57的数字表示各项目在原量表中的排列顺序;各栏在括号中的数字表示按照LCU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的次序;其他栏均为各项目的LCU数目。
表4-3 中学生生活应激量表各个项目的致应激作用
项目 |
初中 |
高中 |
初中 (等级) |
高中 (等级) |
合计 (等级) |
||
男 |
女 |
男 |
女 |
||||
1.升入上一级学校 |
25 |
25 |
28 |
23 |
25(27) |
25(28) |
25(49) |
2.边上学边打工 |
20 |
20 |
34 |
17 |
20(30) |
25(28) |
24(50) |
3.高考或中考失败 |
75 |
77 |
49 |
50 |
76(2) |
49(9) |
52(8) |
4.较大地改变饮食习惯 |
36 |
19 |
38 |
25 |
28(24) |
32(22) |
29(39) |
5.较大地改变睡眠习惯 |
32 |
33 |
31 |
25 |
33(20) |
28(25) |
31(35) |
6.修正个人的其他习惯(如衣着、交往) |
28 |
36 |
33 |
32 |
33(20) |
32(22) |
33(30) |
7.个人居住或生活条件改变 |
28 |
29 |
33 |
27 |
28(24) |
30(24) |
29(39) |
8.改选时落选 |
30 |
26 |
31 |
32 |
28(24) |
31(23) |
29(39) |
9.学习时数或条件有较大改变 |
28 |
24 |
37 |
24 |
26(26) |
30(24) |
27(46) |
10.消遣娱乐的类型或数量有较大的改变 |
34 |
26 |
31 |
24 |
26(26) |
30(24) |
27(46) |
11.转学 |
35 |
25 |
47 |
28 |
31(22) |
42(13) |
35(28) |
12.旅行或度假 |
17 |
26 |
24 |
22 |
22(29) |
23(29) |
23(51) |
13.失窃 |
26 |
36 |
20 |
24 |
32(21) |
22(30) |
28(44) |
14.自理生活困难 |
45 |
50 |
38 |
37 |
47(10) |
38(17) |
44(14) |
15.操心日常生活学习的开支 |
39 |
40 |
35 |
30 |
40(14) |
32(22) |
36(26) |
16.入党入团 |
25 |
28 |
33 |
26 |
27(25) |
30(24) |
29(39) |
17.个人获得杰出成绩或获奖 |
30 |
24 |
33 |
25 |
27(25) |
28(25) |
27(46) |
18.轻度违纪 |
26 |
24 |
19 |
17 |
25(27) |
18(32) |
23(51) |
19.宿舍内有较大干扰 |
48 |
31 |
31 |
33 |
40(14) |
32(22) |
35(28) |
20.工作责任有较大变化 |
28 |
29 |
23 |
31 |
29(23) |
27(26) |
28(44) |
21.个人受较重外伤、惊吓或患病 |
38 |
29 |
41 |
25 |
34(19) |
32(22) |
33(30) |
22.较严重地违反法纪受处分 |
37 |
— |
28 |
20 |
37(16) |
26(27) |
33(30) |
23.师生或同学关系紧张 |
42 |
42 |
43 |
36 |
42(13) |
39(16) |
41(18) |
24.学习科目多、内容加深 |
31 |
35 |
46 |
36 |
33(20) |
40(15) |
37(25) |
25.学习困难 |
46 |
50 |
50 |
50 |
49(9) |
50(8) |
49(11) |
26.不满或不安心于所在学校或专业 |
44 |
44 |
56 |
53 |
44(11) |
54(5) |
50(9) |
27.学习或工作负担过重 |
42 |
38 |
52 |
45 |
40(14) |
48(10) |
44(14) |
28.学习内容或专业单调乏味 |
32 |
40 |
46 |
38 |
36(17) |
42(13) |
40(20) |
29.平时的考试失败(如月考) |
30 |
33 |
30 |
24 |
32(21) |
27(26〉 |
40(20) |
30.期末考试失败 |
43 |
44 |
49 |
33 |
44(11) |
36(19) |
40(20) |
31.没有知心朋友,孤独 |
77 |
66 |
52 |
57 |
71(3) |
54(5) |
63(3) |
32.社交活动有较大变化 |
26 |
25 |
37 |
37 |
25(27) |
37(18) |
32(33) |
33.班、系或校活动参与程度上有较大变化 |
30 |
27 |
31 |
36 |
28(24) |
34(20) |
31(35) |
34.不得不参加高标准的聚会 |
31 |
35 |
21 |
28 |
33(20) |
25(28) |
29(39) |
35.与好友决裂或分离 |
51 |
60 |
60 |
51 |
56(7) |
55(4) |
56〈7) |
36.被人误解或错怪 |
37 |
34 |
30 |
36 |
36(17) |
33(21) |
35(28) |
37.外界的压力过大 |
45 |
53 |
49 |
52 |
49(9) |
50(8) |
50(9) |
38.个人小量贷款 |
14 |
17 |
12 |
10 |
15(31) |
11(33) |
13(54) |
39.个人中等借贷 |
20 |
33 |
13 |
55 |
26(26) |
37(18) |
31(35) |
40.想家、思念亲人 |
40 |
36 |
38 |
30 |
38(15) |
34(20) |
36(26) |
41.同父母、家人有代沟或冲突 |
40 |
44 |
36 |
40 |
42(13) |
38(17) |
40(20) |
42.亲密的家庭成员死亡 |
76 |
77 |
85 |
78 |
76(2) |
81(1) |
78(2) |
43.亲戚或好友死亡 |
70 |
56 |
52 |
56 |
63(5) |
54(5) |
59(9) |
44.家庭成员健康情况或行为有较大变化 |
36 |
55 |
40 |
50 |
47(10) |
45(H) |
46(13) |
45.家庭经济困难或遭灾 |
56 |
71 |
61 |
41 |
61(6) |
50(8) |
56(7) |
46.父和(或)母下岗待业 |
49 |
45 |
42 |
36 |
47(10) |
39(16) |
43(16) |
47.家庭不和睦 |
67 |
63 |
43 |
62 |
64(4) |
53(6) |
59(5) |
48.父母离婚 |
90 |
81 |
60 |
125 |
85(1) |
80(2) |
84(1) |
49.家庭卷入法律纠纷或受伤害 |
36 |
22 |
50 |
30 |
29(23) |
36(19) |
32(33) |
50.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有较大变化 |
36 |
30 |
45 |
43 |
32(21) |
44(12) |
38(24〉 |
51.价值观发生较大冲突或转变 |
29 |
40 |
48 |
43 |
35(18) |
45(11) |
41(18) |
52.开始恋爱或收到异性约会信 |
36 |
32 |
35 |
50 |
35(18) |
41(14) |
39(23) |
53.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 |
28 |
22 |
21 |
19 |
24(28) |
20(31) |
22(52) |
54.为体型变化或外貌操心 |
44 |
42 |
44 |
39 |
43(12) |
41(14) |
42(17) |
55.性的困扰(频繁手淫或遣精) |
36 |
80 |
52 |
— |
40(14) |
52(7) |
48(12) |
56.失恋 |
39 |
97 |
71 |
54 |
52(8) |
67(3) |
62(4) |
57.与男(女)友发生争执 |
25 |
36 |
33 |
28 |
31(22) |
31(23) |
31(35) |
由表4-3可见,最易造成中学生强烈心理应激的10个项目依次为:父母离婚,亲密的家庭成员死亡,没有知心朋友、孤独,失恋,亲戚或好友死亡,家庭不和睦,与好友决裂,家庭经济困难或遭灾,高考或中考失败,外界压力过大。居于后10位的应激源是个人小量借贷,性的困扰,轻度违纪,旅行或度假,边上学边打工,升入上一级学校,学习时数或条件有较大改变,失窃,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消遣娱乐的类型或数量有较大的变化。
这些结果较符合我国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中居于前10位的应激源中,家庭和生活与社交方面的事较多;居于后10位的应激源中生活与社交、学习方面的事较多。该量表的实际应用效果尚有待后续研究的结果揭示。
(陈城)
参考文献
[1]梁宝勇,黄盈,马丽莉.《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13-316
[2]梁宝勇,等.精神压力、应对与健康——应激与应对的临床心理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