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
混合性特定发育障碍是上述特定性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学校技能发育障碍和/或运动功能发育障碍的混合物,其中没有一种处于主导地位,也不能据此确定基本诊断。
【治疗原则】
应采用综合治疗措施,上述方法均可使用。根据症状,根据发育情况,有计划、有规律地进行矫治训练。
一、 广泛性发育障碍
泛性发育障碍是一组起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全面性精神发育障碍,以人际交往和沟通模式的异常、兴趣与活动内容的局限、刻板与重复为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儿童孤独症、不典型孤独症、 Asperger 氏综合征、 Rett 氏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等,多数患儿伴有精神发育迟滞(应并列诊断),部分患儿可伴有某些躯体疾病,如:癫痫、结节性硬化、神经纤维瘤病、脑瘫、脆性 X 综合征等。
二、儿童孤独症
又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种起病于 3 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兴趣与活动内容的局限、重复与刻板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具代表性的疾病。
【治疗原则】
治疗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早期诊断,早期进行有计划的治疗干预,并长期坚持,可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
1. 教育训练。 可运用应用行为分析、结构化教学、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等方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系统的教育训练,促进患儿社会交往能力、言语和非言语交流能力、认知能力、自理能力等发展。
2. 行为治疗。 对于患儿存在的情绪行为症状,如:发脾气、自伤、冲动、攻击、刻板行为等,可运用行为治疗。
3. 药物治疗。 如患儿存在明显的情绪行为症状,可根据症状表现特点、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禁忌证和副作用选择用药。药物治疗目的在于改善特定症状,也为照料和教育训练提供条件。对于明显易激惹、发脾气、冲动、攻击、自伤等行为症状,可选用有循证依据的抗精神病药或情绪稳定剂;对于强迫刻板行为,可选用舍曲林、氟伏沙明等抗抑郁药或有循证依据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对于注意缺陷多动症状,可选用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药物。
4. 家庭支持和家长培训。 应对孤独症儿童家庭加强支持,同时,对孤独症儿童家长进行培训,帮助家长了解儿童孤独症,掌握照料、管理和训练孤独症儿童的方法。
5. 其他治疗方法。 感觉统合训练等方法对改善孤独症儿童症状也有一定帮助。 儿童孤独症预后较差,至成年期,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部分患者处于严重的功能缺陷状态,需长期照管和养护。
三、不典型孤独症
当患儿症状不典型,只能部分满足儿童孤独症症状标准,或发病年龄不典型,在 3 岁后才出现症状,可考虑此诊断。
【治疗原则】
与儿童孤独症相同。
四、 Rett 综合征
通常累及女孩,为一种 X-连锁遗传性疾病。
【治疗原则】
1. 运动康复训练。 可根据患儿情况,予以理疗、肢体按摩、运动锻炼等,以增强运动能力,减少肌肉、关节的变形、挛缩,协调平衡。
2. 教育训练。 可参照儿童孤独症教育训练。
3. 药物治疗。 对于患儿存在的惊厥,可予以相应的抗癫痫药物治疗。
五、童年瓦解性障碍
又称 Heller 综合征、婴儿痴呆或瓦解性精神病。
【治疗原则】
1. 教育训练。 与儿童孤独症相同。
2. 行为治疗。 可控制和减少患儿发脾气、自伤等的异常情绪和行为。
3. 药物对症治疗。 如患儿存在明显的情绪不稳、多动、自伤、冲动攻击、刻板等症状,可予以相应药物治疗,用法与儿童孤独症基本相同。
六、 Asperger 综合征
【治疗原则】
1. 教育训练。 与儿童孤独症相同。
2. 行为治疗。 对于患儿存在的情绪行为症状,如:情绪不稳、发脾气、多动、冲动、攻击等,可予以相应行为治疗,改善和消除患儿的情绪行为症状。
3. 药物对症治疗。 如患儿存在明显情绪不稳、多动、注意障碍、强迫、刻板、冲动攻击等症状,可予以相应药物治疗,用法参见儿童孤独症。
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