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搜索结果
共找到了879个结果
奥苏伯尔
奥苏伯尔(David Paul Ausubel,1918—2008) 美国心理学家。1939年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40年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1943年于布兰迪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50年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50—1974年任伊利诺斯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1975年任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教授,1978年退休,为名誉教授。后自办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工作。致力于学校学习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主要理论观点与成就:(1)20世纪60年代提出有意义学习理论,亦称“有意义言语学习...
奥苏伯尔问题解决模式
奥苏伯尔问题解决模式(Ausubel’s problem solving model)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等人1969年提出的四阶段解决问题过程。第一阶段为呈现问题情境命题,即以图形、符号或文字的形式给出问题已知条件和要求达到的目标,目的在于为问题解决者构成实际的问题情境。第二阶段为明确问题的目标和已知条件。问题的情境命题最初只是对问题的潜在意义的陈述,若问题的解决者具备有关的背景知识.则能使问题情境命题与其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从而理解面临问题的性质和条件。在某些领域有经验的问题解决者能直接看出命题的意义,无经验...
澳大利亚儿童气质研究
澳大利亚儿童气质研究(Australian Temperament Project,ATP) 一项关于儿童气质的追踪研究。澳大利亚心理学者奥伯克雷德和桑森等人领导。该研究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243名4个月~8个月的婴儿为被试,对他们连续追踪了6年(1983—1 990)。研究中分别请母亲在儿童4个月~8个月时填写澳大利亚气质问卷(根据凯里编制的婴儿气质量表修订)、发展困难问卷、母亲对儿童的全面知觉和社会人口统计资料等一系列问卷,作为儿童的婴儿期测查;在儿童4岁~5岁时填写学前行为问卷作为结果测查。研究涉及的变量...
澳大利亚心理学会
澳大利亚心理学会(Australian Psych0l0gical Association,APS) 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职业心理学组织。前身为英国心理学会澳大利亚分会,1945年成立。1965年改现名。宗旨:通过社团发展和传播科学知识来体现和促进心理学的发展和心理学者的成长。任务:提高心理科学的地位。促进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提高人们对专业心理学的认识,促进心理学家在个人和家庭团体组织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全国以及各国符合国际标准的学生和在业心理学者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学教育和培训;通过适当的市场化和交流地,为心理学科...
澳大利亚心理学史
澳大利亚心理学史(history of Australian psychology) 心理学在澳大利亚的发展历程。分两个阶段:(1)19世纪末西方心理学传入至1965年。心理学在西方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逐渐传入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早期的心理学只是英国、德国和后来美国心理学的翻版。1850年澳大利亚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同年奎弗在悉尼学院开始讲授心理学。来自英国的学者带来具有浓厚经验主义哲学和生物学色彩的英国心理学理论。以后,冯特及其德国式的心理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亦传入。1903年,墨尔本师范学院建立澳大利亚第一个心理...
八弊
三国蜀诸葛亮关于将领心理品质问题的用语。指将领应该避免和克服的八种不良心理品质。《将苑·将弊》:“夫为将之道,有八弊焉.一曰贪而无厌,二曰妒贤嫉能,三曰信谗好佞,四曰料彼不自料,五曰犹豫不自决,六曰荒淫于酒色,七曰奸诈而自怯,八曰同狡言而不以礼。”认为若不能避免和克服这八种“将弊”,则难以取信于士卒,以致战则必败。
八德
将领应具备的八项心理品质。《黄石公三略·上略》:“将能清、能静、能平、能整、能受谏、能听讼、能纳人、能采言。”即要求将领应具备廉洁无私、沉着冷静、处事公正、严肃认真、虚心纳谏、善断是非、能接纳各种人才、能广纳善言等八种优秀心理品质。
八观
三国魏刘劭提出的鉴定才能与性格的八种观察法。《人物志·八观》:“八观者,一曰观其夺救,以明间杂。二曰观其感变,以审常度。三曰观其志质.以知其名。四曰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五曰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六曰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七曰观其所短,以知所长。八曰观其聪明,以知所达。”即:(1)观察一个人夺(“恶情夺正”)和救(“善情救恶”)的行为表现,以了解其性格的“间杂”情况和本质。(2)观察一个人在变动状态下的反应,以了解他在稳定状态下的性格。(3)观察一个人得到了充分发展的资质的情况,以了解他具有某种名声的才能和性格。(4)观...
八观六验
《吕氏春秋》提出的一套鉴定心理的方法。《吕氏春秋·论人》:“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人,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系统地提出鉴定人的心理的两种基本方法,“八观”属观察法,六验”则带有实验法的性质。
八识
佛教关于认识过程的用语。即把认识活动划分为八类: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五识相当于感觉,以外界的色、声、香、味、触为认识对象,其特点是间断而肤浅;意识相当于知觉或表象,以全部外界为认识对象,其特点是间断而深刻;末那识(思量识)相当于自我意识或思维,不以外界为认识对象,而是执着第八识,思量“我”为实相,永远并经常地维持着前六识与第八识的联系。阿赖耶识(藏识)系虚构的精神观念。它乃宇宙本原,聚集了能够产生世界上一切物质和精神的“种子”。
八征
《六韬》提出的考察将领心理品质的八种方法。“知之有八征: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详。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三曰与之间谍,以观其诚。四曰明白显问,以观其德。五曰使之以财,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态。八征皆备,则贤不肖别矣。”(《六韬·龙韬》)
巴宾斯基
巴宾斯基(Joseph Francois Felix Babinsky,1857—1932) 法国神经病学家。生于法国巴黎。1885年于巴黎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890—1927年任巴黎一家医院的院长。1907年建立法国神经病学学会。对中枢神经障碍的各种病理性反射进行描述,提出巴宾斯基反射,被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临床诊断信号。即当刺激脚底外侧部时,大脚趾会缓缓向上弯曲,其余脚趾则呈扇形张开。为新生儿所具有,若见于成人,则意味着锥体神经束受损,即上行运动神经障碍或麻痹,还对机体性偏瘫与歇斯底里性偏瘫作出区分,并认为后一...
巴宾斯基反射(Babinsky reflex)
新生儿反射的一种。用火柴棍或大头针等物的钝端由脚后跟向前轻划过新生儿足底外侧边缘,其大脚趾缓缓上翘,其余脚趾则呈扇形张开的反应。因法国神经学家巴宾斯基发现而得名。最早可见于4个月~6个月的胎儿。约在出生后6个月~18个月该反射逐渐消失,但在睡眠和昏迷中仍可出现。2岁后为足蹠反射所代替。此时若再出现巴宾斯基反射,一般是锥体束受损害的表现。临床上可用这种原始的屈肌反射来检查患者的锥体束机能是否正常。
巴伯暗示性量表(Barber Suggestibility Scale)
催眠暗示性测量工具。J. 巴伯1965年制定。他一直认为,催眠时暗示起决定性的作用,故取此名。包括八项内容:(1)上肢低沉;(2)上肢悬浮;(3)手指锁住;(4)口渴幻觉;(5)言语抑制;(6)身体僵住;(7)催眠后反应——咳嗽;(8)选择性遗忘。每一项的评分有严格的规定,受测者的反应与某项相符合,则记1分,而3、4、5、6四项也可根据受测者的反应程度记0.5分;不符合者记0分。记主观分时,须询问被试是真正获得催眠师暗示的那种感觉,还是有意表现出暗示要求的反应,以期获得催眠师的满意。若被试证实他在某一项确有暗示的那...
巴布金反射(Babkin reflex)
即“手掌传导反射”。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849—1936) 苏联生理学家。生于梁赞。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习动物生理学。1875年入军事医学院学习,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7年后任该院生理学教授。最初研究血液循环,首次证明心脏活动受神经调节。后研究消化活动,证明消化功能亦受神经调节。1904年困消化腺的生理学研究获诺贝尔奖。为苏联科学院院士。其主要研究高级神经活动问题。主要学术成就:(1)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对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进行客观实验研究,创立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其核心思想是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条件作用实验(Pavlov's conditioning experiment)
巴甫洛夫以狗为实验对象来建立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经典条件作用实验。一般实验装置(如图):用一副套具把狗固定于隔音室食物台前的位置上,用一导管从狗的唾液腺口收集唾液,并将该导管与记录唾液分泌总量和分泌滴数的装置相连。实验开始时,先呈现铃声,狗并未分泌唾液,此时铃声仅是中性刺激。之后,让铃声先于食物数秒钟出现。这样将铃声与食物多次配对后,当只给铃声而无食物时,也引起狗分泌唾液。中性刺激铃声因与食物的多次配对而成为食物的信号,即条件刺激,从而引起狗分泌唾液这一条件反应。巴甫洛夫将铃声与唾液分泌之间联系的建立称为条件反射。在...
巴克雷班级气氛测验(Barcley Classroom Climate Inventory,BCCI)
多重特质系列测验。美国学者巴克雷主持编制。包括4个自我能力量表、10个职业兴趣量表、8个增强事物量表、6个友伴评选量表、4个教师评断量表。采用多重方法测量。台湾师范大学吴武典教授已将其修订为中文版。
巴黎学派
巴黎学派(Paris school) 19世纪法国对催眠术持体因学观点的精神病学派。与“南锡学派”相对。领导人是巴黎萨尔拍屈里哀医院(妇女疯人院)精神病学家沙可。主要成员大都是该医院的精神病医生。他们发现,癔症患者在被催眠时,经历嗜眠症、僵直、梦游症三个阶段,与癔症症状相似,故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神经症病症,只有神经症患者才可接受催眠,这与南锡学派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常态现象,与神经症无关,90%以上的被催眠者都可接受催眠的观点相反。注重人在催眠状态下的生理变化而不注意其心理变化,这又与南锡学派偏重人在催眠状态下的心...
巴瑞多理论
巴瑞多理论(Pareto’s theory) 意大利社会学家巴瑞多提出的人群分类理论。他在《人与社会》(《Mind and Society》)一书中认为,人通常可以分为“投机者”和“靠固定收入者”两种主要类型。前者是冒险类型的人,其主要特点是经常全神贯注于新组合的可能性,并具有创意的能力。后者是老套做法、稳扎稳打,没有想象力的保守人士,他们并不具有产生创意的能力。根据这两类人的不同心理特点,可以制定不同的广告宣传策略,以更好地达到广告宣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