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
概述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儿童虐待进行的定义:指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或潜在伤害的行为,包括各种的躯体和(或)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经济剥削。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儿童虐待主要包括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4种形式。
此种分类得到了诸多学者的广泛认同。大量研究证明,儿童期遭受虐待的个体容易形成人格障碍、神经症、情感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性问题、自杀以及其他各种行为问题,而且受虐待经历对受害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的不良影响往往持续终生。
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ersonal report of childhood abuse,PRCA)以 WHO 的定义和Mash EJ等的理论为基础,由朱相华等于2006年编制,主要用于评估被试者是否在儿童期遭受父母的虐待及其受虐待的严重程度,包括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4种虐待形式。
内容及实施方法
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包括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4个分量表,
共19个条目,另加1条补充提问条目。每个条目包括2个子条目,分别评估虐待行为发生的频度和对受害者的伤害程度。
2个子条目均采用五点评分法,即“总 是”或“极重”记4分,“经常”或“重度”记3分,“有时”或“中度”记2分,“偶尔”或 “轻度”记1分,“从无”或“没有”记0分。
如果某条目的①项或②项有一个计分为0分,则该条目计为0分;如果某条目 为“无”,则该条目计为0分;如果某条目的①项或②项均不等于。分,则该条目计 为“(①项分+②项分)/2”分。如果第20个条目包含有前19个条目不能包括的其他虐待形式,可根据以上计分方法归纳入相应的分量表和总分中。
测量学指标
正式样本为徐州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186例和徐州市某高级中学高一、高二 学生248例。
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4个分量表及全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在小学生分别为0. 85,0. 73,0. 99,0. 89,0. 87,在高中生分别0. 76,0. 75,0. 90,0. 76,0. 86。
对39例小学生间隔3周后进行重测,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及全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 46,0.56,0. 70,0. 54和0. 68,P值均小于0. 01, 39例高中生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 52,0. 59,0. 32,0. 43和0. 57。
结构效度方面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高中生样本(N=240)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并根据“因素的特征根值大于1,符合碎石图原理,共同度不低于0.20,因素 载荷不小于0. 35,每个因素至少包括3个或以上条目”的标准,用平方最大正交旋转方法对特征值大于1的4个初始因子进行旋转,得到的四因子模型与原假设相吻合。但是,由于样本量的限制而没有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效标效度方面
根据本量表测试的结果划分有与无儿童期虐待的中专学生各 90例,进行SCL-90得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受虐待组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无受虐待组(P<0. 05或P<0. 01);且躯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忽视因 子分及虐待总分与SDS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 60,0. 74,0. 35,0. 51,0. 77(P< 0.01),说明本量表符合“受虐待者心理健康水平较无受虐待经历者差”的理论构想,具有良好的实证效度。
另外,把心理问题对生活的影响、自伤行为、自杀行为和自杀意念分别与受虐待总分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0.40,0. 28,0. 37, 0. 22(P<0.01),也与理论构想相符合。
结果分析与应用情况
躯体虐待分量表:包括1、6、10、15共4个条目,反映被测者儿童期遭受躯体虐待的情况。
情感虐待分量表:包括4、5、9、13、14、18、19共7个条目,反映被测者儿童期遭受情感虐待的情况。
性虐待分量表:包括3、8、12、17共4个条目,反映被测者儿童期遭受性虐待的情况。
忽视分量表:包括2、7、11、16共4个条目,反映被测者儿童期遭受忽视的情况。
量表总分:所有19个条目得分之和即为该量表的总分,反映了被测者儿童期受虐待的总体状况。
高中版剔除了一个条目“你父母曾把你与别人隔离开,不允许交往吗?”,各分量表所包括的条目内容和计分方法没有变。
由于该量表刚完成编制工作,实际应用效果尚有待后续研究验证。
(朱相华 赵后锋)
参考文献
[1] 朱相华,李娇,杨永杰,等.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6,15(11):1045-1047
[2] 朱相华,赵后锋,李娇,等.儿童期虐待史自评量表(PRCA)在高中生的初步应用.徐州医学 院学报,2008,28(2):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