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最小变化法(method of minimum change)

亦称“极限法”、“系列探索法”、“最小可觉差法”。心理物理学方法。用于测定感觉阈限。其特点:刺激按递增系列和递减系列交替呈现,各系列以小步子的阶梯变化,逐步探索从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转折点,由此获得阈限值。测定绝对阈限时,先要确定刺激的范围,安排递增法和递减法的实验程序。用递增法时,呈现刺激的强度要从远在阈限下的值开始,然后一小步一小步按梯阶增加,直到被试报告”有”(觉察到刺激)时为止。被试最后一次报告“没有”(没有觉察到刺激)的刺激强度和第一次报告“有”的刺激强度的算术平均数,就是递增法求得的绝对阈限值(\(T_{\uparrow}\))。同样可用递减法求得绝对阈限值(\(T_{\downarrow}\))。绝对阈限的最佳估计值是\(T = \frac{T_{\uparrow}+T_{\downarrow}}{2}\)。若两个系列各测定\(n\)次,则\(T=\frac{\sum(T_{\uparrow}+T_{\downarrow})}{2n}\)。测定差别阈限时,主试呈现标准刺激(\(S_1\))之后,用递增法时,比较刺激总量从比标准刺激小得多的强度开始,然后以小步子按梯阶增加比较刺激强度,直到被试以“相等”反应后,第一次出现“大些”反应为止。用递减法进行实验时,则相反。被试对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作出相等判断的比较刺激的范围,称为不肯定间距(\(IU\))。被试判断的从比较刺激小于到等于标准刺激的转折点,称为不肯定间距下限(\(L_l\));从比较刺激等于到大于标准刺激的转折点,称为不肯定间距上限(\(L_u\))。不肯定间距上限减去标准刺激,称做上差别阈限(\(DL_u=L_u-S_t\));标准刺激减去不肯定间距下限,称做下差别阈限(\(DL_l=S_t-L_l\))。两者的平均值就是递增系列的差别阈限值;用同样的方法求出递减系列的差别阈限值。两个系列的平均值,就是所求的差别阈限值。